同学的小孙女上小学三年级了,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打闹,不小心碰

小杰水滴 2025-11-26 01:44:30

同学的小孙女上小学三年级了,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打闹,不小心碰到了身后的一个女同学。那个女孩子抬手就打了她一个嘴巴子,她也没敢还手,跑去告诉了老师。老师正在讲台上整理作业本,见她捂着脸跑过来,眼眶红红的,赶紧停下手里的活。老师蹲下来,轻轻拉开她的手,看了看她的脸颊,没肿但有点红印,就问她怎么回事。她攥着老师的衣角,把课间打闹碰到同学、对方动手打人的事说了一遍,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抖,还时不时低头看自己的鞋子。 第三节课后的课间,教室里像撒了把豆子,桌椅腿蹭地的声音、作业本哗啦响成一片。 我那小孙女,就是三年级(2)班那个扎羊角辫的,刚考完数学,想躲开学霸同桌追着问最后一道附加题,抱着橡皮屑盒子往教室后排跑——没留神,后背撞了下斜坐在座位上的林小满。 林小满手里的铅笔“啪嗒”掉地上,笔尖断成两截,她“噌”地站起来,反手就给了小孙女右脸一下。 小孙女被打得懵了,捂着腮帮子退了两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她后来跟我说,当时脑子里就冒出来妈妈常说的“不能动手打人”,脚却先一步动起来,颠颠儿跑上讲台找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正低头摞作业本,蓝皮的练习册码得整整齐齐,听见抽鼻子声才抬起头,看见小孙女半边脸红扑扑的,右手还死死攥着自己的衣角,指节都发白了。 林小满平时是班里最安静的,作业本永远干干净净,连橡皮屑都要分类装袋,怎么会突然动手呢? 王老师后来悄悄问她,才知道那支断了尖的铅笔,是她生病的奶奶昨天刚给她削好的——笔杆上还刻着歪歪扭扭的“满”字,她攒了三个星期的零花钱买的同款。 小孙女攥着衣角不撒手,其实是怕老师觉得她也有错——上周她在走廊跑撞倒了花盆,妈妈来学校时脸拉得老长,说“多大的人了还毛手毛脚”。 可王老师没先问谁对谁错,只是蹲下来,左手轻轻托着她的下巴,右手拿过讲台上的薄荷糖,剥开糖纸塞她嘴里:“甜不甜?先让嘴巴舒服点,再跟老师说刚才发生了什么,好不好?” 薄荷糖的清凉从舌尖漫开时,她突然“哇”地哭出来,不是委屈,是松了口气——原来被人打了,是可以哭的,是可以不用自己扛着的。 她抽抽搭搭地说,撞到林小满的时候,自己正回头看同桌有没有追上来,所以是“半转身跑”,可能真的撞得有点重。 王老师让她坐在讲台边的小凳子上,又把林小满叫过来,没让她俩站着对质,而是拿了块新橡皮,让她们一起把地上的铅笔屑扫干净——扫地的时候,林小满小声说“对不起”,小孙女用胳膊肘碰了碰她的胳膊肘,说“我也撞疼你了吧”。 晚上我去接她,她从校门口跑过来,举着右脸给我看,红印早就消了,倒是嘴角还沾着点巧克力渍——说是林小满偷偷塞给她的,“她说那个铅笔是奶奶削的,她奶奶手不好,削铅笔会发抖”。 我们总教孩子“别惹事”,可孩子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故意”? 林小满的那一巴掌,或许是护东西的本能,或许是没反应过来的慌张,就像小孙女跑那么快,也只是想躲开一道她不会做的数学题而已。 她现在放学回家,会主动说“今天和林小满一起跳皮筋了”,好像早上的巴掌从没发生过——孩子的忘性大,可那些被接住的眼泪、被理解的慌张,会悄悄长成她们心里的铠甲。 后来我问王老师,遇到这种事到底该教孩子怎么办,她笑了笑说:“不用教那么多道理,先问问她‘疼不疼’,再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来找我’。” 那天的夕阳把教室的玻璃窗染成橘红色,王老师的白衬衫袖口沾着点铅笔灰,小孙女的羊角辫上还别着早上我给她戴的草莓发卡。 走廊里传来下一节课的预备铃,林小满已经回到座位上,正拿尺子量着什么——她俩的桌子,不知什么时候并到了一起

0 阅读:4
小杰水滴

小杰水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