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废案曝光!这些奇葩设计差点让20万车主踩坑

小晓深扒汽车啊 2025-11-25 16:39:14

问界M7废案曝光! 能看出一款新车型的设计,需要做很多的方案出来,从而找到最适合的方案,然后把它量产出来。 还好问界M7没有采用这种方案,而是选择了现在的这一套方案,现在的这套方案从市场的反馈看,效果非常的好。 这次曝光的问界M7废案,是接近量产的完整设计方案,和量产版的差距直指家用SUV核心产品逻辑漏洞。废案前脸的分体式大灯,内部用户盲测仅32%认可其“符合家用车气质”,大多觉得视觉割裂、缺乏稳重感。车身侧面凸起的肌肉腰线,让风阻系数高达0.32,远超量产版的0.288,直接影响续航;车尾堆砌的贯穿式尾灯、扩散器和尾翼,让后备厢开口比量产版窄12厘米,大件物品无法顺利放入。 汽车设计是锚定目标用户需求的系统性工程。问界M7核心消费群体是30 - 45岁中产家庭,选车时“外观大气稳重”“空间实用”“性价比高”占比分别达68%、59%、56%,“个性化设计”关注度仅12%。量产版简洁前脸、流畅线条完全贴合需求,而废案冲着年轻化、个性化去,完全偏离核心诉求。 汽车行业公认,一款爆款背后藏着几十套废案。问界M7前脸设计迭代23版,每套都要过用户调研、风阻测试、成本核算、工程可行性四关。有的因格栅过大影响智驾雷达探测被否决,有的因曲面设计导致车漆合格率不足80%被淘汰,这些废案都是帮团队避坑的“试金石”。 这版废案被淘汰,核心是设计逻辑失衡。凸起腰线让后排头部空间压缩3厘米,175厘米乘客头部紧贴车顶。复杂线条让单车成本增2000元以上,按2024年20万台销量算,全年多增4亿元成本。长期使用还易出现漆面开裂、车身异响,抬高售后成本和投诉率。 问界M7的设计取舍,体现了华为赋能的理性造车思路。很多新势力陷“设计内卷”,搞不对称车门、分叉大灯等奇葩设计,而问界聚焦核心体验:量产版风阻0.288,纯电续航比废案多35公里;LED灯组雨雾照射远40米;后排头部空间增5厘米,车身刚性提8%。 市场给出公正答案。改款问界M7 2024年销量破20万台,稳坐30万 - 40万家用SUV头部。反观靠怪异设计博眼球的车型,后续因实用性差、故障率高,月销不足千台。这背后是消费者理性觉醒,花哨设计抵不过实用产品力。 汽车设计没有绝对好坏,只有“合适”。问界M7这版废案放轿跑上或许可行,放家用SUV就是错配。车企核心能力,是在审美、实用、成本、工程可行性间找到完美平衡点。问界m9m7 问界M5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2
小晓深扒汽车啊

小晓深扒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