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永远不会武力收台,也永远不敢对美日开战。理由是一

史说畅谈 2025-11-25 14:38:14

很多人都有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永远不会武力收台,也永远不敢对美日开战。理由是一旦开启战事,中国在海外的资产将全部被没收。他们说国内的很多既得利益者将巨额财富都转移到国外,他们为了保全资产,肯定会尽一切努力阻止中国武力收台或对美日开战。其实讨论这个话题,纯属杞人忧天!国家绝对不会因为害怕资产被冻结或者没收,而放任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面前,武统台湾肯定是第一选项。 俄乌冲突一打响,西方国家确实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在海外的三千亿美元外汇储备,主要存在欧洲和美国的银行里。这笔钱本来是俄罗斯的应急资金,现在动不了了,俄罗斯经济受冲击不小,卢布贬值,通胀上窜,进口成本直线上升。欧盟和美国还商量着用这笔冻结资产的利息给乌克兰贷款,五百亿美元的规模已经敲定,今年上半年就首批十亿美元到账了。俄罗斯反击也狠,普京签了反制令,对西方在俄资产下手,估计五千亿规模的欧洲企业投资得跟着遭殃。结果呢?俄罗斯经济没崩盘,去年GDP还小幅反弹,能源出口转向亚洲,贸易顺差拉满。这事儿告诉咱们,冻结资产是把双刃剑,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明明白白,到2025年9月底,中国对外净资产规模稳在3.3万亿美元左右。这里面包括直接投资、证券和储备,总资产10万亿多,负债7万亿出头,净值就这3.3万亿。外汇储备呢?3.2万亿规模,已经连续好几年稳在3万亿以上,主要形式是美元国债和机构债券,但分布得散,不全在美国手里。欧洲银行、国际清算机构都有份儿,黄金储备也增到七千多万盎司。2025年上半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七百多亿美元,主要投到“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中东、拉美热乎着呢,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去年增长两成多。制造业、科技、新能源是重点,像是巴基斯坦的港口项目、印尼的电动车工厂,这些实体资产一冻结,对方供应链就得断,全球市场跟着抖三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回暖,上半年一百九十六亿美元,交易数两百宗,大单子十四笔,比去年翻倍。 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公报说,到2025年上半年,外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9万亿美元出头,新设企业十二万多家。2025年头五个月就三千五百多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一成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规上外资工业企业利润率6.6%,比全国平均高一成多。消费行业七成企业计划今年加码投资,电信、医疗、教育这些领域试点开放,稳外资的二十条政策刚落地,就有德国企业本土化升级,法国企业深耕大湾区。上海的汽车合资厂、广东的电子线,这些外资项目雇人上百万,日夜转着。要是互相扣资产,我们最多损失几千亿净差,他们直接丢近三万亿。外资撤?那中国市场空了,他们自己哭都来不及。国务院的稳外资方案明摆着,支持外资再投资,负面清单再瘦,平等待遇拉满,这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行动。 那些私人财富转移的传闻,更是添油加醋。有人吹成二十万亿,吓人一跳,但官方数据就几百亿规模。胡润报告说,2024年中国高净值家庭五百万户,可投资资产两百多万亿,但海外转移的没那么夸张。招商银行的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富人境外资产比例在升,但主要是合法渠道,买房产、投股票,像伦敦公寓、硅谷科技股。2024年一万五千多百万美元富豪移居海外,创纪录,但这跟国家决策没半毛钱关系。这些钱一转出去,就不是国家财产了,冻不冻是他们自家事儿。国家管的是公共利益,不是给谁擦屁股。想想看,决策层权衡的是民族复兴,不是某个人的海外别墅。 我国外交部多次表态,美方若军售台湾当局、升级关系,就是玩火。2025年上半年,美日峰会又提“台海稳定”,中国回应直截了当:别干涉内政。美军第七舰队进台湾海峡,中国军舰伴飞,日本自卫队若插手,外交部发言人点名警告,破坏主权就迎头痛击。高市早苗上台后,日本国会答询把“台湾有事”跟“存亡危机”挂钩,说要行使集体自卫权,中国旅游警示一出,日本企业叫苦,经济损失上百亿。这不是吓唬人,是有底气的反制。美日联盟看着紧实,但内里矛盾多,美国大选后政策摇摆,日本经济靠中国市场,2025年对华贸易顺差两千多亿,他们敢真豁出去?历史证明,抗美援朝时中国外汇储备几乎为零,还打赢了保家卫国。今天经济底子厚实,更没理由退缩。 统一了,台湾同胞也受益,海峡两岸一家亲,早日团圆才是正道。网上那些观点,听听就算了,别当真。国家有原则,有能力,路子走得稳当。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