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消息! 2025年11月24日,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公开主张在12月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再次降息,此举被视为美联储内部围绕利率政策激烈博弈的新信号。 沃勒的决策核心依据是对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担忧,他认为尽管当前通胀略高于目标,但剔除关税影响后已接近2.4%-2.5%的水平,通胀并非当前主要风险,反而就业市场持续走弱且9月份数据可能存在下修风险,这要求美联储采取“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 美联储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10月降息就有2票反对,现在分歧更彻底撕裂。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直接放话12月反对降息,施密德也警告降息会推高通胀,古尔斯比更是直言对通胀担忧了4.5年,根本不认可降息时机。 沃勒说剔除关税通胀就达标,纯属自欺欺人。8月核心PCE还高达2.9%,远超2%目标,企业早就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连非关税相关企业都在跟风涨价,这种通胀压力根本没法靠“剔除”二字抹去。 所谓就业市场疲软,数据其实矛盾得很。9月新增非农11.9万超预期,可7、8月数据合计下修3.3万,失业率还涨到4.4%的2021年以来新高,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飙到10.4%,好坏掺半根本没法当降息铁证。 市场对降息的信心也在崩塌,CME“美联储观察”显示,12月降息概率从10月的接近100%跌到现在的59.4%,还有40.6%的概率维持利率不变,资金都在观望这场政策博弈的最终结果。 鲍威尔的态度成了关键变量,副主席杰斐逊都强调要谨慎,巴克莱预测现在6票倾向不降息、5票支持降息,鲍威尔的一票直接决定方向,这哪是按经济数据决策,分明是权力平衡的较量。 沃勒的“风险管理”听着专业,实则是两难之下的妥协。降息怕通胀反弹,不降息怕就业崩了,美联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这种内部撕裂的政策,最后可能既没稳住通胀,也没救得了就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