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突然掐断对台稀土供应,台当局慌了,连台湾学者都忍不住喊,与其断供,不如直接统

盈盈赢梯 2025-11-24 18:58:16

大陆突然掐断对台稀土供应,台当局慌了,连台湾学者都忍不住喊,与其断供,不如直接统一,这次被拉黑的8家台湾实体,全是台独的军工爪牙,造经国号战斗机的汉翔航空,搞无人机的精美航太,还有那个专门研究武器的中山科学研究院,这些企业,要稀土干啥,明眼人都懂,稀土是军工维生素,造导弹战斗机芯片都离不开 大陆这次出手,干净利落、毫不含糊。7月9日,商务部一纸公告,把台湾8家军工背景浓厚的企业拉进出口管制清单,直接掐断稀土供应。 名字一亮出来,熟面孔扎堆:汉翔航空、中山科学研究院、精美航太,全是给 “台独”当靠山的技术骨干。 稀土这玩意儿,说白了不像油能烧光,但没有它,战机飞不起来,导弹打不出去,高端芯片压根造不了,属于军工产业的“维生素”。缺了它,台湾那些军工厂连设备都不敢开机。 别看台湾天天嚷着“防务自主”,稀土全靠大陆供血。 全球能稳定大量供货的国家,除了中国,真没几个。澳洲虽能产稀土,但分离能力差,纯度不够,价格还贵得离谱。日本有点技术,但量太小,只够自己用。美国说要帮忙,但自家都没整明白,嘴上喊得响,手里没货。 公告一出,台北那些军工企业炸了锅。汉翔采购部第一时间打电话到日本、澳洲,想临时抱佛脚补货,结果人家没货的没货,有货的直接报价翻三倍。 更难的是,这回不是“误伤”,是对着点打。8家企业全是“台独”后勤部,军火链条上关键一环都没放过。 大陆这招不是一刀切,而是挑着打,既不伤一般民企,也不给“台独”留余地,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台湾社会也不是傻子。稀土断供没几天,岛内学者雁默就公开写文章直言:“与其一直被这么卡脖子,不如直接统一。” 雁默的逻辑很清晰:台湾九成稀土靠大陆,要是两岸统一了,甭说稀土,整个供应链都能打通。现在绑在美国战车上,结果买武器得借钱、搞军工还得靠大陆原料,怎么看都是个笑话。 美国当然不乐意看到这一幕,立马跳出来说要帮台湾搞“稀土脱钩”。但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全球稀土分离产能90%集中在中国,想脱钩,只怕影响会更大。 连欧盟、日本的媒体也不装了,承认两岸经济融合太深,想断就断根本不现实。 稀土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还有芯片设备、工业化工、精密制造,层层叠叠绑在一起,动哪根筋都会牵一大片。 这次事件也让外界重新审视“防务自主”这块招牌。台当局这些年喊得响,其实底子空得很。 看起来搞出了什么“潜舰国造”“无人机自研”,但一旦稀土断供,马上现出原形,原来所谓的“自主”,全靠大陆“输血”。 更讽刺的是,这8家企业常年靠“对抗大陆”吃饭,结果却靠大陆的稀土维生,像是背着刀要砍树,却总靠那棵树的根吸水,逻辑上本来就站不住脚。 大陆的做法也不是蛮干,而是有理有据。依据《出口管制法》来操作,挑不出毛病,而且只针对具体军工实体,不搞“一刀切”,也避免被说成“经济霸凌”。 这次稀土断供,其实就像一次“资源战”的前哨战。不是光打经济,更是打信心。台当局对外靠美军撑腰,对内靠军工造势,现在一断资源,内部都开始慌了,外部也不敢轻举妄动。 岛内学者的统一呼声,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长期被卡脖子,不如干脆解决源头问题。 这种精准制裁方式也开始引发模仿效应。资源作为战略武器,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价格杠杆,而是直接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中国这次出手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效果却比一次导弹军演还管用。打的不是对岸的城市,而是对岸的神经。 这场看似小规模的断供,实则是一场路线清晰、手法稳准的战略行动。 既展示了大陆的资源调控能力,也让岛内“以武谋独”的幻想再受重击。若台湾继续走对抗道路,这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统一并非一句口号,而是现实选择。资源是一把钥匙,锁住的是企业的命脉,也是台海局势的走向。 稀土断了,是警钟;统一的呼声,是答案。岛内若再执迷不悟,接下来的,不只是断供应,可能是更大的系统性断联。到那时,连谈的机会都不一定还有。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盈盈赢梯

盈盈赢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