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琮集体放弃抵抗,这可就苦了我们的先主刘备同志。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曹操放过谁都不会放过他。不是什么气量狭隘不狭隘的问题,而是枭雄之间的默契——既已撕破脸,就一山不容二虎。打嘛,打不过;跑嘛,大后方已经宣布向曹操投降了,都很危险。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刘备像不像我们现在的牛马中年男人?倒霉起来,感觉哪哪都漏风!但是,没办法,日子还得过,咬牙也要继续坚持。于是刘备赶紧卷起铺盖走人。 结果,感人的一幕出现了,刘皇叔要撤了,十几万老百姓也要跟着刘皇叔去流浪了。啥原因呢?曹操那货在徐州屠城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呗,那家伙比鬼子进村还恐怖,千万不能落他手里。而刘皇叔一直比较亲民,待人和气,为民请命,尽管很多人说他是作秀,但咱老百姓不管那么多,咱就认刘皇叔,哪怕跟着他逃难会死在半路上,咱们也无怨无悔。 其实换作当时任何一个军阀,都不会带着这十几万老百姓一起逃难的,因为这会极大地降低行军速度,极大可能是谁都跑不了。但是刘备说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一句话,要以人为本,丢下这么悲惨的老百姓,自己于心不忍。 其实当时刘备并不在新野,而是汉江北岸的樊城。渡过汉水就到了襄阳城下。刘备跟襄阳城里的刘琮等人说,希望看在这十几万无辜百姓的份上,放他们进城,大家众志成城来抵抗曹军。但很明显,刘琮他们不答应,你们赶紧走,再不走就别怪我们开枪了。这些贱民的命在我们眼里不值钱,我们担心的是你刘大耳朵进城了就鸠占鹊巢…… 被逼入绝境的刘备随后做出了给他形象和口碑无限加分的抉择:第一,让关羽带主力军走水路赶紧去江夏投靠刘琦,老二,这是咱们的革命火种,都交给你了,别让兄弟们都跟着我全折了;第二,不放弃任何一个老百姓,继续往南跑,大家不要恐慌,刘皇叔与你们同在;第三,让张飞等最后武装力量保护好诸葛亮等文臣走最前面,老三,军师不容有失。第四,让赵云陪着自己的妻儿家眷走在逃难队伍的最后面,乡亲们,要死我刘备的老婆孩子死最前面,你们赶紧跑,跑不掉也别怪我。 所以,后世很多人说刘备假仁假义,那基本上都是良心被狗吃了之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换你你能做到这份上吗?当一个人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先人后己,你们说他是假仁假义?这样的假仁假义越多越好。 我们现在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根本就不太理解刘备这个老哭、老跑的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的男人到底魅力何在?刘皇叔做事可能确实不如曹操等人,但做人真的甩曹操几条街。可以说,中国历史几千年,像他那样的老板几乎找不到。比如后面夷陵之战,他的重要参谋黄权在兵败后去投靠曹魏了,他是怎么对待黄权的家人的,说这事怪他不怪黄权,自始至终善待着黄权的家人。要搁曹操,看看杀不杀你们全家。 但是这个故事,大家读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吗?其实还差点意思。我为什么老说我们普通人创业,一定要多学刘备?因为咱们平头百姓是不可能有袁绍那样的背景优势的、也不可能有曹操那样的资金优势、连孙坚那样的武力优势都不一定有,没资金、没背景、没渠道、没人脉、没市场、没立足之地,走到哪里,表面上被人欢迎,骨子里却被人嫌弃和猜忌……你们能怎么办呢?只能学刘备,把事做好、把人做好,口碑出来了之后,看能不能捡漏嘛!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学刘备学得挺好,中高端市场被人霸占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那咱们就不活了吗?想办法去占领低端市场嘛!质量咱们不跟你硬碰,但是数量能不能跟你较量一下呢? 刘备后面之所以能够组建崛起,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两个原因,无数老百姓和将士愿意为他无怨无悔去死和诸葛亮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地把有限的资源打出最佳效果。 最后说一遍,咱们现在的草创创客们,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人设、口碑做好,再找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就是你们创业成功的最大可能。 你们还别不服气!为什么很多网红只要人设一崩就彻底完蛋,而李维刚却可以逆风翻盘?看看人家那真诚维护正面形象的态度吧! 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你们比雷布斯聪明吗?雷布斯最近不也被调侃得不敢出来搞公式化营销了吗? 大家读历史,真的要学会分清楚什么是小聪明、什么是大智慧。好吧,下课!



1100032
拉倒吧,那时候老百姓只是军阀的资源。地可以不要,人得牵走。曹操去一趟巴中、汉中干吗了? 把人迁走了,那地才会算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