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驿站变“无人柜”,退休老人取件难到求人,数字便利不该落下他们。 厂区生活区的菜鸟驿站变了样——门店敞着门,货架堆得满满当当,却连个工作人员的影子都没有。 买菜顺路取快递的我,刚进门就撞见一幕,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在快递堆里翻来覆去,手指哆嗦着摸遍了好几个货架,还是没找到自己的件,最后只能小心翼翼凑过来:“妹子,能不能帮我看看?” 我拿着她的取件码反复核对,蹲在角落扒拉了好一会儿,才从一堆大包裹后面翻出那个小小的快递。老太太连声道谢,说自己儿女不在身边,买啥东西都只有自己来拿,对着无人驿站的操作提示看了半天,愣是没弄明白怎么找件、怎么取件。 这可不是个例。厂区生活区里,大半都是退休老人,他们大多因为各种原因没和儿女同住,买菜、取快递这些琐事全得自己扛。 原本驿站有工作人员时,还能问问路、让人帮忙找一找;现在换成全自助的无人柜面,智能操作成了一道跨不过的“数字鸿沟”——看不清取件码、找不到货架分区、不会用手机扫码解锁,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包裹,都能让他们在货架间绕来绕去,急得满头大汗。 我们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可便利不该只属于年轻人。当无人驿站、智能设备成为常态时,能不能多给老年人留一点余地? 比如高峰时段安排个人手值守,比如给货架标上更显眼的大字标识,比如开通简单的人工求助通道。 毕竟,让老年人顺畅取到快递,不是额外的“照顾”,而是科技本该有的温度——数字时代的进步,从来都不该以落下一部分人为代价。 希望每个驿站都能记得,那些在货架间徘徊的老人,也曾是建设厂区的功臣。别让他们在晚年,连取个快递都要小心翼翼求人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