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北海道上?     截至2024年1月,北海道的人口已经连

沧海一说客 2025-11-24 16:34:54

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北海道上?     截至2024年1月,北海道的人口已经连续26年往下掉,只剩508万出头,照这趋势,到2040年还得再少一百多万。 北海道可不是一直这么冷清,当年靠着煤矿和渔业,也曾风光过好一阵子,夕张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个曾经的“煤矿王国”,最热闹的时候有12万人靠挖煤吃饭,街上的商店挤得转不开身,电影院、游乐场天天排着长队。 可2005年煤矿一停,好日子立马就断了线,工厂关的关、搬的搬,工作岗位跟着蒸发,年轻人只能拎着行李往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跑。 2006年这儿甚至宣布财政破产,欠了630亿日元的债,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更别说修马路、建医院这些民生事儿了。 现在的北海道,基本就靠种地和旅游撑着,可这俩行当都看天脸色,一点不踏实。 2022年的时候,这儿的耕地占了全日本近四分之一,小麦、大豆产量都是第一,可种地的辛苦和利润根本不成正比。 旅游业看着热闹,当年《非诚勿扰》带火了这儿的温泉和雪景,可旅游季就那么几个月,一到深冬大雪封路,景区立马就冷清下来。 更要命的是,2025年以来中国游客的订单锐减,札幌不少酒店接连收到取消通知,本来指望旺季冲业绩,现在连能不能撑过淡季都成了未知数。 旅馆、餐厅旺季忙得脚不沾地,淡季就得裁员,根本留不住人。 经济没起色,生活里的糟心事也跟着扎堆,而这一切都绕不开那没完没了的雪。 每年从11月开始,雪能断断续续下到第二年3月,有些地方的积雪能堆到三米高,比成年男人还高一头。 普通人家光是买雪铲、雪犁就得花好几万日元,小区雇人除雪的费用还要平摊,一个冬天下来,这笔开销能占掉普通家庭月收入的五分之一。 对老人来说,这雪可不是什么风景,简直是催命符。 2023年北海道警方统计,冬天里老人因为雪地滑倒骨折的就超过8000人,近三成还因为送医不及时拖出了并发症。 北海道每平方千米才66人,是日本人口最稀疏的地方,医生数量还不到东京的一半。 偏远地方的老人要是生了病,得坐好几个小时车往札幌赶。 孩子们上学也折腾,凌晨就得爬起来赶校车,冬天路面全是冰碴子,车轮子一打滑就吓得人魂飞魄散。 年轻人在这儿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自然留不住。 政府不是没试过补救,夕张市破产后搞起了观光农业,种起了蜜瓜,还建了煤矿博物馆吸引游客。 北海道也推出了创业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像日本的“J-Startup”计划里,就有针对初创企业的研发资金和设施补助。 可这些办法都没太见效,夕张市2024年债务减到54亿日元了,但人口还是一个劲地少;创业补贴看着诱人,可大雪带来的麻烦、产业单一的困境,哪是一点钱能解决的。 说到底,北海道的雪再美,也抵不过“安稳日子”这四个字的分量。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沧海一说客

沧海一说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