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宁愿把电力输向越南,让越南夜晚灯火辉煌,却对朝鲜几乎绝不供电?要想明白这事,首先得看越南这边,完全是“双向奔赴”。 中国给越南供电,可不是咱们单方面热脸贴冷屁股,而是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买卖。 首先从经济层面说,越南这些年制造业发展得贼快,三星、苹果这些大厂都把工厂搬过去,工厂开工、城市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可越南自己的电力产能跟不上,尤其是旱季水电不足的时候,经常缺电限产,急得不行。 而中国呢,南方电网的电力资源其实有富余,特别是云南、广西这些和越南接壤的省份,水电、火电产能充足,把多余的电卖给越南,既能盘活闲置产能赚点外汇,又能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何乐而不为? 再看合作的可行性,中越之间的电力合作是 “明明白白的商业行为”。 双方早就签了正规的供电协议,从输电线路的建设到电费的结算,都是按市场化规则来的,越南给钱买电,咱们按合同供电,权责清晰、风险可控。 而且中越边境山水相连,建设输电线路的成本低、难度小,电力输送效率高,不存在技术上的大障碍。 越南拿到稳定电力,工厂能正常开工、经济能接着跑;中国消化了富余电力,还能深化经贸合作,这就是典型的 “双向奔赴”,两边都受益。 反观朝鲜,情况就复杂多了,不是咱们不想供电,而是实在不具备 “双向奔赴” 的基础。 首先从朝鲜的国情来说,他们一直奉行 “自力更生” 的发展模式,对于外部的能源依赖非常谨慎,更倾向于靠自己解决电力问题,这是人家的国家战略选择,咱们尊重人家的意愿,不可能强行去推销电力。 而且朝鲜的电力系统有自己的独立体系,电压标准、电网接口这些和中国不一样,要想供电,得花大价钱改造电网、统一标准,成本极高,朝鲜那边也没有明确的合作意愿,这事儿自然就推进不了。 再说说国际环境和实际需求,朝鲜面临着一些国际制裁,涉及能源贸易的相关规定比较严格,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得遵守国际规则,不能随便突破制裁搞能源合作,这是底线问题。 另外,朝鲜的电力需求和越南也不一样,他们的工业规模、城市发展节奏和越南不同,对外部电力的迫切性没那么高,而且他们自己也在大力发展本土电力,比如水电、火电,虽然可能存在缺口,但更倾向于内部解决,而不是依赖进口。 还有个关键区别,中越的电力合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就是 “一手交钱、一手供电” 的买卖; 而朝鲜的情况牵扯到更多复杂的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国家战略、制裁规则等等,根本没法用单纯的商业合作来衡量。 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更多是在人道主义援助、粮食、物资这些领域,而电力这种涉及能源安全和国际规则的合作,必须得尊重朝鲜的意愿和客观条件,不能强行推进。 可能有人会说 “都是邻居,帮帮朝鲜怎么了”,但国家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能源这种敏感领域,不能只讲人情,得讲实际可行性和互利共赢。 越南是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愿意按市场规则办事,咱们有富余能力,自然能促成; 而朝鲜是自己有战略考量,也没有合作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咱们总不能热脸贴冷屁股吧? 而且中国从来没断过对朝鲜的友好支持,只是支持的方式和领域不一样,电力合作不符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就不会硬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