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8年,雍正设宴,宴会结束见一老臣用帕子打包剩菜,谁知这一幕,恰被正要离

武某人 2025-11-24 10:25:08

公元1728年,雍正设宴,宴会结束见一老臣用帕子打包剩菜,谁知这一幕,恰被正要离席的雍正皇帝瞧个正着。“张谦!你好大的胆子!”雍正一声怒喝,惊得满堂文武手中的酒杯都僵在了半空。 这一年,雍正已登基第六载。他主张严治贪风,自推“养廉银”,旨在令文官不靠灰利维持生计。但官场仍有不少人表面清贫,背后操弄账目,养家起宅,装得清高。雍正厌这种“假廉”。 雍正亲令修订《大清会典》,加强对京外各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与稽查,每年上缴财物明细,密折不经六部,直接送达内廷。 这一制度,在乾隆朝初年仍延续实行。御前内务府也设立专项档案记录,专查那些自诩清官却暗中敛财的“伪儒”。 雍正这一喝,全场气氛顿时凝固。张谦还未反应过来,坐在他对面的江南道御史李崇德已经悄然低头。御座上,雍正一步步走下,直盯那帕子中的几道冷菜:“你以为朕设宴是为了让你回家开小灶?” 李崇德跪倒在地,哽声辩解:“臣家中老妻多年病榻,臣一时愚钝,想带些皇膳回去,让她沾一分皇上恩泽。” 此言一出,原本站在一旁的张廷玉看了李崇德一眼。 当晚,张廷玉趁宫门未闭,送入密奏。内容详实,揭出李崇德在任江南御史期间,利用“耗羡归公”政策,暗中多收赋税,挪用银两二万,苏州置宅三进,皆有佐证。张廷玉写得简洁,只一句重点:“此人素貌清廉,实则婪污成性,帕中之饭,不及心中之馋。” 次日,雍正未提昨夜御宴,直接降旨,将李崇德押往刑部问罪,最终斩于午门。诏书未言打包之事,官员却都清楚,那顿御宴,只是个契机。 此案最为后人称道的,是雍正如何借一顿御宴,拨开官场伪装,将“虚饰之清”曝光于天下。 至于张廷玉,他并非初涉此类奏章。自康熙末年起便为内阁重臣,深谙人情世故。他评价此事,仅一句:“人心不清,官清何用。” 那一晚的宴席,从未再被提起,但满朝官员心中,都记住了一个细节:真正可怕的是皇帝看穿人心的眼。

0 阅读:110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