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有高人!你不是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吗?我现在就让你日本有事,我倒要看看你日本有什么反应。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并非个例,自2025年10月以来,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10月24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演讲时,首次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强行关联起来。 11月15日,日本政府不仅公然拒绝撤回此类不当言论,还扬言“台湾安全对日本至关重要”,这种公然突破战后国际秩序的言行,立即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制。 中国外交部连续多日发声,敦促日方“停止越线玩火”,1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警告:“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发言权,更不能将所谓‘存亡危机’与台湾问题挂钩,”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彰显坚定决心:暂停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叫停广岛日中友好纪念活动,推迟日本地方官员访华计划,还取消了24场在华日企活动。 日本政客的冒险行径迅速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日本旅游业,中国游客赴日机票取消量超过54万张,预计到年底前,日本将损失12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日本滨银综合研究所研究员白凤翔直言:“团体游订单取消仅仅是个开端,更严重的冲击还在后面,” 经贸领域同样遭受沉重打击,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已出货的扇贝等产品滞留在海关,日中牛肉出口磋商被迫中止,日本农业省官员哀叹“多年开拓的市场毁于一旦”。 资本市场也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日经225指数两次暴跌超千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抛售日本”的浪潮席卷全球。 最让日本战略界忧心忡忡的是能源安全问题,中国作为日本稀土的最大供应国,其出口管制直接威胁到日本的汽车、半导体产业。 日本经济产业省紧急召开官民联席会议,讨论液化天然气(LNG)储备方案,但专家警告:“即便动用战略储备,也仅能支撑两个月,” 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展现出战略定力与战术灵活性,一方面,通过外交、经济、舆论等多渠道施压,迫使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今井正彰紧急来华“灭火”。 另一方面,精准打击日本政客的软肋,11月21日,上千名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抗议,高呼“高市不要煽动战争”“撤回错误言论”,日本《朝日新闻》评论称:“民众抗议暴露出日本社会的深层分裂,高市内阁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 这场危机也暴露出日本危机管理体系存在致命缺陷,其“安保三文件”修订计划、核武器引进讨论等激进举措,不仅未能增强威慑力,反而引发盟友的警惕。 美国虽在口头上支持日本,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保持距离,五角大楼拒绝为日本“台海介入”提供军事支持,白宫更是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改变台海现状的单边行动”。 日本此次危机管理失败,根源在于其战略认知出现严重偏差,将台湾问题视为“存亡危机”,既违背了《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也忽视了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更危险的是,日本试图通过绑架地区安全来实现军事松绑,这种“赌徒心态”最终必将反噬自身。 对中国而言,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需警惕日本与“台独”势力勾连升级,加强海空巡航与情报监控,另一方面,可借此契机推动中日关系重构,通过强化经济依存度,例如扩大对日农产品出口,深化第三方市场合作,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基建项目等方式,将日本拉回理性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