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上空的坠落,印度的光辉战机脸丢大发了,不仅吞噬了一架印度“光辉”战斗机,更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印度军工另一面实力。当这架号称“印度骄傲”的战机在众目睽睽之下坠毁,那么印度这款号称领先众多先进战机到底有几斤几两? “光辉”战斗机的悲剧命运,从其诞生之初就已注定。1983年立项时,印度雄心勃勃地计划搭载国产“卡弗里”发动机,却忽视了工业基础建设的必要性。结果可想而知,“卡弗里”发展缓慢且性能不稳,迫使印度在2004年转向美国求购F404发动机。 从2021年签署协议到今年3月才交付第一台,八个月间仅交付了区区三台,导致印度不得不让六架崭新的“光辉”Mk1A无机可用。印度号称光辉战机具备四代半战机的作战性能,但是这款发动机的使用,注定将这款战机拦在了先进战机的行列之外。 通用电气交付F404发动机的速度确实缓慢,从2021年签署协议到今年3月才交付第一台,八个月间仅交付了区区三台,导致印度不得不让六架崭新的“光辉”Mk1A无机可用。一般来讲,研发一款先进的战机,发动机是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先有可靠的发动机,才能继续后面的工作。 而印度是开启了“先造飞机,后找心脏”的荒诞思路,在世界航空史上实属罕见。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明确需要继续改进“光辉”的情况下,印度竟中断了F404的采购,五年后才恢复,导致生产线停滞,代价惨重。光辉”战斗机的困境,是印度整个军工体系的缩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作为主要承包商,在过去几十年里屡次被批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本应在2010年完成的初始作战能力,拖延至2019年;计划装备20个中队的“光辉”,至今仅能组建区区三个。印度海军更是直接拒绝接收这款战机,即便它已完成上舰测试。这些事实无不指向一个结论:印度尚未具备独立研发第四代战斗机的能力。这款战机本身机身比较小,能有效挂载弹药的数量有限,作战半径只有400公里左右,名副其实的机场保卫者。印度的光辉战机可谓是缺陷不断,这还没大规模装备,若大批量装备,坠机的数量还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