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不在思考的终点,而在行进的过程里。参加婚礼,我总会有片刻的走神,在想:在婚姻制度的意义逐渐消亡的今天,是什么让两个人依然选择步入婚姻?很多问题有答案,但这道题没有答案。但我想,这里面多少带着一些对前路的孤勇。在当下的语境里,一个独立且自给自足的人,不选择婚姻比选择婚姻其实是更轻松的。当一个人已经可以靠自己完成社会化运转的每一环,婚姻在世俗意义上的意义完全被消解,只剩下浪漫主义被赋予的色彩。而更有趣的是,在当下的环境语境下,婚姻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全网进行祛魅。人们把爱情解释为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的配比,把婚姻拆解成经济、外貌、背景、成长性等不同元素的组合最优解。而我总在进行一些左右脑互搏,一方面我无比赞同科学地拆解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我毕生所追求的就是在这些拆解以外的虚无缥缈的“感觉”。是什么让我们在那些过往的旧模式的意义被消解的时刻,依然选择做这些事情?是不拆解生命的价值,而是去经历它,感受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