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辫子,于1922年被剪掉。 1912年溥仪退位后,继续住在

梁鸿瑞 2025-11-23 21:02:34

照片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辫子,于1922年被剪掉。 1912年溥仪退位后,继续住在北京紫禁城,当时那里的大多数人仍然留着辫子。 溥仪剪掉辫子的决定受到了他的英语老师雷金纳德·约翰斯顿的影响。约翰斯顿把中国辫子形容为“猪尾巴”,这让溥仪感到震惊,并下定决心要剪掉它。 雷金纳德·约翰斯顿爵士(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中文名庄士敦,字志道。他是一位苏格兰学者、外交官和殖民地官员,最著名的身份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和顾问。 庄士敦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是一名律师。他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抹大拉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1898年,他加入英国殖民地部,开始其在远东的外交生涯,最初被派往香港。 庄士敦在中国度过了他几乎整个成年生活。他能说流利的北京话,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1919年,他受聘成为13岁的溥仪的英文老师。他是极少数被允许进入紫禁城并在其中工作的外国人之一。 除了教授英文,庄士敦还将许多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想引入紫禁城,包括自行车、钢琴、电影和眼镜等新事物,极大地拓宽了溥仪的世界观。他还向溥仪介绍了君主立宪制,启发了溥仪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庄士敦赢得了溥仪的信任和友谊。溥仪甚至赐予他一品顶戴的荣誉,允许他在紫禁城内乘坐轿子。庄士敦称呼溥仪为“您的陛下”(Your Majesty),并表现得像一个忠诚的臣子。 随着中国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和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庄士敦也随之结束了帝师生涯。 1927年,庄士敦被任命为英国租借地威海卫的最后一任行政长官(Commissioner)。1930年他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担任中文教授。 他的重要著作《紫禁城的黄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1934年出版)记录了他在清朝末代宫廷的经历,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西方视角资料。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电影《末代皇帝》就是以他的书作为重要参考来源之一。

0 阅读:33
梁鸿瑞

梁鸿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