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表示,关于东方大国的内政问题,历届日本当局都没有发表过决定性的言

洛风阐社会 2025-11-23 14:12:08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表示,关于东方大国的内政问题,历届日本当局都没有发表过决定性的言论。 石破茂的这一表态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观点一致。 鸠山由纪夫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高市早苗是在煽动危机,发表这样的言论,不知她出于什么目的。 他表示,日本不应干涉东方大国内政。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里写得明明白白,日本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立场,还承诺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关于归还领土的规定,这可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法理根基。 之后 1978 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又把这一立场加固了一遍,换句话说,从一开始日本官方就给干涉内政划了红线,哪怕后来有个别政客跳出来说些闲话,政府层面从来没敢突破这个底线,这就是石破茂说的 “没发表决定性言论” 的底气所在。 鸠山由纪夫的表态更不是一时兴起,这跟他一贯的立场早就对上了。 2025 年 11 月高市早苗在国会喊出 “台湾问题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话音刚落鸠山就连续在社交平台发文怼回去,说这是 “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还直戳要害问她 “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要知道鸠山可不是第一次这么较真,2025 年 9 月他还去参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直言日本作为加害国 “有义务持续道歉”,这种对历史的清醒认知,让他比谁都明白干涉他国内政的风险 ——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以各种借口干涉邻国,最后把自己拖进了深渊,现在怎么可能重走老路。 他还总提《开罗宣言》,说台湾回归中国的法律地位早有定论,高市的话根本是违背战后国际秩序,等于要把日本绑上分裂他国的战车。 其实不用这两位前首相说,日本经济的账本早就给出了答案。 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早就绑成了利益共同体,2023 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 3.17 万亿元人民币,算下来每天有超过 12 亿美元的货物在两国间流动。 中国连续 16 年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零部件全靠中国市场撑着,就说东京电子吧,中国市场占了它四分之一的销售额,要是真敢干涉内政,中方一反制,这些企业首先得哭爹喊娘。 2025 年高市言论一出,11 月赴日中国游客预订量直接暴跌超六成,资生堂、日本航空的股价跟着往下掉,超 60% 的在华日企都把中日关系恶化列为头号经营风险,这种实打实的损失,历届日本当局不可能看不到,自然不会轻易发表决定性干涉言论。 再看日本国内的情况,鸠山的表态可不是孤例,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这些在野党人士都站出来支持他,说高市的话 “轻率且危险”。 连日本媒体都承认,这两位前首相的声音代表了国内的 “理性力量”,在制衡右翼的冒进政策。 毕竟普通人都清楚,中日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部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来自日本索尼,却要在中国完成 60% 以上的零部件采购和组装,强行割裂只会两败俱伤。 日本经济产业省有数据显示,1406 个品类的进口里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比美国多两倍还多,空调、家电这些日常用品的零部件都靠中国供应,真干涉起来,恐怕日本人的生活都要受影响。 高市早苗的言论其实是个异类,她那些话不仅违背中日双边文件,连日本宪法都绕过去了 ——《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说要放弃武力威胁,第 98 条还要求遵守国际条约,她却暗示要动用自卫队,这根本是踩着法律红线蹦跶。 反观石破茂强调的 “历届未发表决定性言论”,本质上是日本政府在现实利益面前的理性选择,毕竟战后几十年的相处早就证明,尊重他国主权才是维护关系的正道。 鸠山批评她 “煽动危机” 也点破了关键,有些政客无非是想借干涉他国内政为扩军找借口,可这种把戏骗不了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教训就在眼前,国际社会也不会纵容 “丛林法则” 死灰复燃。 说到底,石破茂和鸠山由纪夫的表态,不过是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是经济合作和法理共识,干涉内政就像往船底凿洞,最后沉的还是自己。 从 1972 年到现在,历届日本当局之所以守住底线,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算得清账 —— 破坏一个中国原则,丢的是 4400 亿美元的贸易盘子,是 16 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无数企业的饭碗。 鸠山说 “对抗只会双输”,这话实在太实在了,那些想靠煽动危机捞政治资本的人,恐怕没算过这笔最基本的经济账。

0 阅读:54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