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解释不清了!”黑龙江,一男子开车时发现车里有异响,总觉得不对劲,于是把车开到汽修店,没想到,工作人员把引擎盖打开后都傻眼了,哗啦哗啦的榛子从车里掉了出来,男子:这些老鼠简直成精了! 黑龙江鸡西的王先生最近总被车里的怪动静折腾得心神不宁。 急打方向时,引擎盖里会传来“哗啦”的滚动声;开暖气时,风里裹着股若有若无的坚果香,时断时续像在跟人捉迷藏。 直到11月20日去汽修店保养,师傅掀开引擎盖的那一刻,两人都僵在原地。 空调滤网被金黄的榛子撑得鼓鼓囊囊,雨刮器底座的缝隙里、管线夹层中,全是密密麻麻的榛子,一掏就顺着指缝往下掉。 一开始以为是小石子卡进了缝隙,后来暖气里的坚果味越来越明显,连副驾的孩子都问‘爸爸,咱们车在藏零食吗? 王先生蹲在地上看着师傅清理,越看越心惊,两位师傅轮流用小钩子勾、用手扒,手指被榛子壳硌得发红。 从上午九点忙到十一点多,清理出的榛子装了两大塑料盆,送到隔壁粮油店一称,整整二十斤。 真正的谜底在王先生返回车库后揭开,他上个月刚买的越冬榛子袋躺在角落。 袋口被咬出三四个不规则的小洞,原本鼓胀的麻袋瘪得只剩一层皮,地上散落着几颗带齿痕的碎榛子。 车库是全封闭的,窗户都焊了护栏,除了老鼠没别的动物能进来,王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合着是这些“毛贼”把他的榛子搬去了引擎盖。 汽修店老板李师傅倒是见怪不怪,他擦着手上的灰解释,每年十月底到次年二月,是小动物“借宿”汽车的高峰期。 发动机运转后残留的余温,对怕冷的老鼠、松鼠来说堪比“恒温公寓”,而王先生的SUV引擎舱空间大,空调滤网和雨刮器附近的缝隙又隐蔽,刚好成了天然粮仓。 但玩笑归玩笑,藏在榛子堆里的隐患可不小。,李师傅指着引擎舱里的管线说,老鼠啃咬电线的习性比囤粮更危险。 他去年处理过一辆因老鼠咬断线路的轿车,车主启动时电路短路,引擎盖里冒起浓烟,虽没起火,但维修费花了近万元。 据全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2024年秋冬季度报告显示,近三成车辆异响故障与小动物入舱有关,其中15%伴随线路损坏。 但要守住爱车和口粮,关键得从“防”字下功夫。 有多年汽修经验的李师傅分享了实用技巧:停车时尽量远离绿化带、垃圾桶等老鼠密集区,选择空旷的水泥地。 车库里的食物必须密封,像王先生的榛子,用铁皮罐或厚塑料箱装好,比麻袋安全得多。 长期停车后启动前,不妨绕车敲敲引擎盖,再按几下喇叭,大部分小动物会受惊逃走。 如果发现车内有异响或异味,排查时也有章法。 先观察车轮附近是否有动物脚印,再打开引擎盖重点查看空调滤网、管线夹层和雨刮器底座,这些都是小动物最爱藏东西的地方。 清理时最好戴手套,避免被尖锐的坚果壳划伤,若发现有动物粪便,还要用消毒湿巾擦拭,防止细菌残留。 王先生如今已经在车库角落放了粘鼠板,板上撒了几颗碎榛子当“诱饵”,还特意选了带防粘涂层的款式,万一粘到老鼠,还能放生到郊外,也算互不打扰。 这场意外的“榛子风波”虽让他哭笑不得,却也给更多车主提了醒:秋冬季节的车辆保养,既要关注机油、轮胎这些“大件”,更要留意引擎盖下的“小角落”。 毕竟,老鼠囤粮是为了越冬的生存本能,而我们守护爱车,是为了出行的平安。 在人与动物共享的生活空间里,多一份细致的防范,就能少一场哭笑不得的意外,这或许就是引擎盖下那二十斤榛子,教给我们最实在的生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