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现在飘了,董宇辉也飘了。 小董在直播间竟然公开评论东方小孙,说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小孙经常PUA他和其他的同事,还经常造新词。 其实这事儿吧,咂摸一下,挺微妙的。 你说他是不是在“攻击”前老板?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这更像一种身份转换后,无意识的肌肉记忆。以前他是打工的,是那个在直播间里一边卖东西一边给你讲苏东坡的文化人。那个时候,他的视角,就是员工视角,他对管理的所有感受,都是被管理的感受。 但现在呢?他自己带一个大团队了,“与辉同行”好几十号人,都指着他。他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把一首诗讲好,而是这个月的流水、下个季度的选品、团队里谁跟谁闹别扭了怎么摆平。他自己,变成了那个过去他评价的人。 所以他提“PUA”,提“造新词”,与其说是在算旧账,不如说是在用过去的例子,消化自己现在的新角色。他可能头一回真正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理解了管理的复杂、压力和那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我记得他之前提过,创业之后睡眠都变差了。这就是具象化的压力。 很多人会觉得,在公合说这些不厚道。这没错。从人情世故上讲,确实有点糙了。但这恰恰暴露了一个真相,就是那个“文化人董宇辉”,正在被“老板董宇辉”和“CEO董宇辉”的身份慢慢覆盖。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可能不会说这样的话。但一个每天被具体事务和人际关系搞得焦头烂额的创业者,会。 这阵风波,不是他飘了,而是他“落地”了。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回到了一个有KPI、要养活团队、甚至会偶尔嘴碎抱怨一下的,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这未必是坏事,但对他那些把他看作“白月光”的粉丝来说,这种“落地”的过程,可能有点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