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对中国发了个最后通牒,可为什么中国全体人民从上到下一点也不在乎这个事? 好吧,也不能说都不在乎,比如说还有我这种拿着这个事当笑话看的。 中国无视了爱沙尼亚的最后通牒“要么与我们保持良好关系,要么与俄罗斯保持关系” 爱沙尼亚的耐心即将耗尽--这是最后的警告。 说白了,爱沙尼亚给中国发最后通牒这事,就跟邻居家小孩拿着玩具枪冲你喊 “要么跟我玩,要么别跟隔壁小明玩” 一样,除了让人觉得好笑,根本掀不起半点波澜,甚至不少人还得先翻地图才知道这国家在哪儿。 这不,消息一出来,好多网友吓得赶紧拿着放大镜在地球仪上找了半天,手指划来划去,从欧洲大陆挪到波罗的海沿岸,才总算在那片密密麻麻的小国里瞅见了 “爱沙尼亚” 三个字,忍不住吐槽:“这屁大点的国家,是哪儿来的勇气敢跟中国叫板啊?” 先给大伙普及普及,这爱沙尼亚还有俩 “难兄难弟”,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仨国家凑一块儿被网友戏称 “波罗的海三傻”,总爱干些吃力不讨好、刷存在感的事。 这次爱沙尼亚跳出来,给中国撂下 “要么跟我们保持良好关系,要么跟俄罗斯保持关系” 的狠话,还放话说 “耐心即将耗尽,这是最后的警告”,活脱脱像一只蚂蚁站在大象跟前,叉着腰喊 “你给我让开,要不然我不客气了”,场面又滑稽又荒唐。 我们再翻翻历史,苏联解体那会儿,这爱沙尼亚闹得最欢,当时苏联内部局势动荡,顾不上这些小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趁机嚷嚷着独立,各种抗议、示威轮番上演,最后还真就如愿以偿。 可能也是从那会儿起,它觉得自己 “本事挺大”,总想着在国际上蹦跶蹦跶。 可话说回来,要是当初苏联没那么 “惯着” 它,没给它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它哪有现在跳出来说三道四的底气? 再往前数,斯大林时期,爱沙尼亚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确实经历了不少动荡,人口、经济都受到了不小影响,甚至有人说 “差点没把他们灭种”。 可就算有过这样的过往,也不是它现在对中国指手画脚的理由啊,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跟哪个国家发展关系,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哪轮得到一个总人口还没中国一个地级市多的小国来指手画脚? 最近网上也有不少人讨论这事,有人扒出来爱沙尼亚的经济情况,说它主要靠电子产业和旅游业撑着,每年还得靠欧盟的补贴过日子,自己国内还有不少民生问题没解决,却整天操心起中国的外交选择,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还有人翻出之前的新闻,说爱沙尼亚之前就老跟着美国和欧盟后面,对中国搞一些小动作,比如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当地项目,可最后发现,没了中国企业的参与,不少项目进度直接滞后,自己反倒吃了亏。 这次又想出 “最后通牒” 这招,估计也是想借着抱西方的大腿,刷一波存在感,可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国内老百姓更是把这事当笑话看。 其实仔细想想,爱沙尼亚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方面是觉得有西方撑腰,觉得自己背后有人,腰杆能硬一点;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没认清自己的定位,高估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要知道,中国现在跟俄罗斯的关系,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完全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爱沙尼亚非要逼着中国在它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本身就是不合理、不现实的,也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说实在的,现在中国老百姓见多识广,对于这种小国家的无理取闹,早就免疫了。 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房价降没降,工资涨没涨,孩子上学方不方便,至于爱沙尼亚的 “最后通牒”,除了茶余饭后当个笑料聊两句,真没人把它当回事。 毕竟,一个连在地球仪上都得用放大镜找的国家,就算再怎么跳脚,也影响不了中国发展的大方向。 本文仅为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对于爱沙尼亚发最后通牒这事,你有啥想法?是觉得它不自量力,还是有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