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女钱志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跨境洗钱案500亿元 一、案件核心概况

和县幸福好梦 2025-11-21 18:29:54

47岁女钱志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跨境洗钱案500亿元 一、案件核心概况 - 主犯身份:钱志敏(别名“花花”“张亚迪”),1978年9月出生于江苏如皋,专科学历,曾化名“李霞”参与2013年安徽合肥传销案,后为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 涉案规模: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蓝天格锐以“高收益理财产品”为诱饵(承诺1-3倍投资回报率,如“嘉年华加盟计划”30个月返本且获高额红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400亿元,涉及全国12.8万名投资者,其中60岁以上投资者占比超40%。 - 关键资产:钱志敏将11.4亿元赃款兑换为6.1万枚比特币(2024年最高价折合人民币近500亿元),成为英国史上最大规模加密货币洗钱案核心资产。 二、案件关键时间线 1. 2014年3月:钱志敏在天津注册成立蓝天格锐,设七大区开展理财产品销售,同时宣称拥有比特币矿场、研发“生命环”“防霾净化器”等产品,实则多为“道具”或外购产品,目的是吸引投资。 2. 2017年4月: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对蓝天格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3. 2017年7月:蓝天格锐“爆雷”停止返利,钱志敏在男友协助下偷越国境,后持伪造的“张亚迪”护照潜逃英国。 4. 2021年5月:钱志敏雇佣的华裔助理温俭在英被捕,2023年因洗钱罪被判入狱;英国警方查获6.1万枚涉案比特币。 5. 2024年4月:钱志敏在英国落网,以“张亚迪”身份首次出庭,初期否认指控。 6. 2025年9月29日:英国伦敦南华克法庭开庭,钱志敏当庭承认比特币洗钱罪名,原定12-14周审理周期缩短,进入量刑阶段。 7. 2025年10月30日:天津警方发布通报,称仍在与英国执法机关推进跨境追逃追赃,提示投资者勿信“跨境追索代理”,避免二次受骗。 三、骗局运作与逃亡细节 (一)骗局设计手段 1. 人设包装:钱志敏伪装“清华双博士”“留美金融专家”,因车祸坐轮椅、戴面纱,打造“残疾励志女企业家”形象,在推介会上被众人高举,强化信任度。 2. 概念炒作:绑定“比特币挖矿”“防霾科技”“智能养老”等热门概念,虚构矿场(参观时“拉闸停电避辐射”,实际为报废设备)、“生命环”(宣称双定位+10分钟救护车响应)等产品。 3. 传销式推广:设七大区层级管理,“讲师”发展客户可获1%以上提成,通过“熟人介绍+每日分红”吸引投资者追加资金,甚至在案发前(2017年4-7月)仍密集开推介会。 (二)跨境逃亡与洗钱 1. 身份伪造:持“张亚迪”“南银”等多个假身份护照,辗转老挝、圣基茨和尼维斯等国,最终定居英国。 2. 资产转移:在英雇佣温俭协助洗钱,通过购买伦敦2350万英镑豪宅(因资金来源不明被阻)、迪拜公寓、意大利海景房,以及奢侈品消费等方式,试图将比特币转化为实物资产。 3. 技术隐藏:将比特币存储于冷钱包,用“混币器”模糊交易痕迹,规避追踪。 四、案件后续与影响 1. 国内追责情况:蓝天格锐原法人任江涛(2021年判10年)、总经理吴小龙(2021年判8年6个月)等50名嫌疑人被抓,28人被起诉,截至2025年国内仅追回28亿元资产,不足涉案金额6.5%。 2. 追赃核心争议:6.1万枚比特币归属成焦点——英国法律规定,若无人证明合法权属,资产可能被英警方与内政部“对半分”;中国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受害者需在英法庭证明“资金与比特币直接关联”,举证难度大。 3. 警示意义:此案被列为全球加密货币洗钱典型案例,暴露虚拟货币匿名性、跨境流通性带来的监管漏洞,推动中英探索“数字出庭作证”等跨境司法合作新模式。 我可以帮你整理案件中的“受害者维权要点”,比如报案流程、需准备的材料等,需要的话可以告诉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和县幸福好梦

和县幸福好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