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撞火车苏军驻东德集团军干过,用世界第一款三代坦克T64撞上了载人的列车,列车

欣欣南宫钦 2025-11-21 17:50:54

坦克撞火车苏军驻东德集团军干过,用世界第一款三代坦克T64撞上了载人的列车,列车拥有一个80吨重的火车头和13节车厢以110公里的时速被坦克撞毁了6节,80吨重的火车头直接被T64坦克撞翻。 说起冷战后期那会儿,东德土地上发生的事儿,总让人觉得时代变迁里藏着不少荒唐。1988年1月19日下午,苏军第八坦克师在福斯特·齐纳基地附近搞夜间驾驶训练,一辆T-64A坦克直接卡在了柏林-哈雷铁路线上头,正好挡住一趟从莱比锡开往施特拉尔松德的快速列车D 716。这趟车拉着12节客车厢加一节餐车,总共13节,车头是东德铁路的DR 211型柴油机车,重达80吨,里面塞了差不多450名乘客,大多是工人和学生赶着回家过年。列车以110公里的时速冲过来,刹车来不及,直接从侧面怼上坦克。结果呢,80吨重的车头被撞得翻了个个儿,六节车厢脱轨堆成一堆,两名火车司机当场没了命,另外四名乘客在送医院的路上也没抢救过来,总共六条人命没了,33个人带伤。这事儿在东德铁路史上排得上号的惨案,苏军坦克部队的训练失误直接酿成大祸。 先说说这辆T-64A吧,它可是苏联六十年代末搞出来的第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重量38吨出头,装了复合装甲和自动装弹机,火力机动性在当时算顶尖。可这玩意儿设计太复杂了,传动系统和电子元件一到冷天就爱出毛病,部队里经常报小故障。事故那天,这辆坦克是训练专用款,没上弹药也没装炮手,就用来教新兵开车。驾驶位上坐的是个19岁的哈萨克小伙子,叫奥哈波夫,俄语说得磕磕巴巴,刚入伍没几个月,还在适应部队节奏。旁边指导的是20岁的俄罗斯下士安德烈·彼得胡夫,服役一年多,经验不算少,但那天他也没能兜底。两人从基地开出来,本来是例行机动,绕着林区转悠。坦克接近铁路平交道口时,彼得胡夫让右转避开轨道,可奥哈波夫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误会了指令,直接往前冲。眼看不对劲,彼得胡夫赶紧用无线电喊停,没反应,又拉紧急开关想切断引擎,谁知开关坏了,坦克直接熄火卡死在铁轨上。俩人一看来不及了,干脆跳车跑了,留坦克在那儿当路障。 这铁路线是东德交通大动脉,平时苏军坦克训练就爱在这附近横冲直撞,铁轨边上没啥防护,东德铁路局早有怨言,说苏军坦克老是压弯轨道,影响行车安全。列车司机那边也知道这段路邪门儿,训练时间段他们总想绕道,可那天D 716准点发车,机车长拉满油门,乘客们在车厢里聊天看报,谁也没想到会撞上这么个铁疙瘩。碰撞那一瞬,80吨车头正面怼坦克侧履带,动能全砸上去,坦克被拖着滑了130米,履带断了但主体装甲纹丝不动,炮塔稳稳的。列车那边就惨了,车头翻出轨道,锅炉爆裂蒸汽乱喷,后面六节车厢轮子离轨,车体叠罗汉,玻璃行李撒一地。救援队赶到时,天都黑了,东德警察封了现场,苏军士兵帮忙抬人,临时帐篷里医生忙着止血包扎。整个清理花了三天,起重机才把车头吊起来,铁轨焊好才能通车。 这事故一出,东德和苏联的关系本来就绷着,这下更添火药味儿。八十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推改革,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不买账,两边外交上小摩擦不断。东德警方破天荒地把奥哈波夫和彼得胡夫抓起来审,东德人还申请拍坦克内部照片,查故障零件,得苏军上级点头才行。报告写得直白:坦克熄火是机械问题,列车司机刹不住,责任全在苏军头。俩人审完48小时内就被打包送回莫斯科,交给苏军军事法庭。法庭上翻训练日志,查操作记录,彼得胡夫因为指导不力挨处分,奥哈波夫经验浅也跑不了。俩人下场不明朗,有说法是重罚甚至枪毙,但苏联官方只说“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具体没细表。东德铁路局狮子大开口,要苏军赔1350万马克修车修路,苏方拖着没给,账单黄了。 搁在当时,这事儿在东德媒体上报道得挺敞亮,不像以往苏军出事总捂着。西德电视台第二天就播了,民众议论纷纷,东德人开始公开吐槽苏军训练乱套。福斯特·齐纳基地是苏军大本营,占地几千公顷,坦克天天在这儿练,周边铁轨成坦克道,事故前就出过小毛病,像坦克压弯轨导致晚点啥的。这次大祸后,基地周边铁轨边上加了龙牙混凝土桩,挡坦克过道,夜训程序也改了,强调设备检查和语言协调。新兵训练多加俄语课,避免误会。T-64的毛病也暴露无遗,这坦克虽先进,但维护门槛高,苏军在东德驻扎几十万兵,装备更新跟不上,类似故障不是头一回了。 放长远看,这撞车事件像个小缩影,映出冷战末尾华约阵营的松动。苏军在东德有50多个师,坦克上万辆,训练强度大,但后勤和协调跟民用交通总有摩擦。东德人表面上兄弟国家,心里早有疙瘩,这事儿一闹,舆论压力上来了。苏联解体前,东德也跟着变天,1990年两德统一,苏军撤军时基地扔下一堆烂摊子,包括这事故留下的疤。坦克那头呢,T-64服役到九十年代,乌克兰和俄罗斯还用着,但早期型号的可靠性问题一直被诟病。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欣欣南宫钦

欣欣南宫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