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骗,一个敢信!”上海,一男子想要承包工程,但承包前却需要亮资10个亿,这一下难住他了,后来认识一个朋友,对方给他看自己微信余额有83亿,男子当场心动,还支付了50万“帮忙费”,结果却发现这都是假的 张先生本来就盯着个利润丰厚的大项目,眼瞅着要成了,就卡在了亮资这道坎上。10个亿可不是小数目,他自己资金周转不开,正愁得团团转的时候,周某就这么“恰巧”出现了,还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帮上忙。 换作旁人,可能还会多打个问号,可张先生急于拿下项目,早就没了平常心,一门心思就想找个捷径跨过这道门槛。 周某也没跟他绕弯子,见面直接掏出手机,点开微信钱包就让他看。屏幕上那串数字看得张先生眼花缭乱——83亿,这数字比他需要的亮资门槛还多了七十多亿。 说实话,正常人看到有人把这么多流动资金放在微信里,多少都会觉得不对劲,可周某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没等张先生质疑,就当场演示了一把“实力”。 他当着张先生的面,操作手机转了10万块钱,更让人“信服”的是,转账成功后,屏幕上的83亿余额真的同步减少了10万。 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彻底打消了张先生的顾虑。在他看来,数字能跟着操作实时变化,那肯定是真的,这种符合“常理”的视觉反馈,让他把“眼见为实”的老观念搬了出来,压根没多想这背后可能有猫腻。 其实这不过是周某用个廉价插件搞出来的把戏,手机前台显示的数字和互动都是假的,后台根本没有真实的资金支撑,说白了就是一场专门演给张先生看的数字魔术。 可被项目冲昏头脑的张先生,完全没考虑过正规的商业逻辑——真有几十亿身家的人,谈生意怎么会用微信截图当证明?不得拿银行出具的正规资信文件吗? 满心欢喜的张先生,觉得自己捡到了救命稻草,当场就跟周某约定,只要能帮自己顺利通过亮资审核,就给50万作为报酬,还先分几次付了10万“诚意金”。 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项目成功后的风光,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骗局。 可等真正到了工程方要正式验资的时候,之前拍着胸脯保证的周某,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一会儿说系统出问题,一会儿说流程没走完,到最后干脆直接失联了。 这时候张先生才慌了神,赶紧报警。等警方把周某抓到,揭开真相的时候,他才知道那83亿余额就是个插件改出来的假象,所谓的转账也只是个视觉效果。 最后,张先生不仅白白丢了10万“诚意金”,那个盼了好久的大项目也因为没能按时亮资彻底告吹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现在的骗术早就不只是靠花言巧语了,还会利用技术制造“眼见为实”的假象。 在数字时代,可不能再抱着老观念不放,不管是谈生意还是办其他事,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时候,一定要走正规流程,核实正规文件,别想着走捷径,不然很可能像张先生这样,被虚幻的数字迷了眼,最后落得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