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支持率这几天提升到了69%,这刚好应验了沈逸教授的那句话:现在全体中国

栗頿聊 2025-11-21 16:13:08

高市早苗的支持率这几天提升到了69%,这刚好应验了沈逸教授的那句话:现在全体中国人必须要做一个抉择,是现在趁着日本军国主义还没有完全起来,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等到以后日本军国主义羽翼丰满之后,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解决。   熟悉高市早苗的人都知道,她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个小型靖国神社模型,这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装饰,更像是对旧时代军国主义的公开招魂。   如今支持率高达69%,让她推行右翼政策的底气更足了。原本定在2027年修订的安保文件,被强行提速到2026年底完成;   还想着恢复“大佐”这种透着腐朽味道的旧军阶,每一步动作都透着令人不安的复刻感,让人不得不警惕历史的悲剧是否会重演。   在军事扩张的路上,高市早苗政府更是毫不手软。防卫预算像是脱缰的野马,计划五年内冲到43万亿日元,非要把占比提到GDP的2%才罢休。   哪怕挤压民生开支,也要把这笔巨款花在军备上:采购400枚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能覆盖上海和首尔;把“出云”级改装成能起降F-35B的准航母;甚至还在研究核潜艇的可行性。   嘴上喊着“专守防卫”,手里却一个劲磨着进攻的利刃,这种明显的野心,早就不是“应对周边环境变化”能掩盖的了。   日本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向右转的惯性,根源其实在经济困境里。现在很多日本年轻人一毕业就面临生存压力,不打几份零工,连在大城市立足都难,结婚生子更是成了奢望。   当生活没了盼头,“国家强硬”“对外复兴”这类口号就成了精神止痛药。社交媒体的算法又精准捕捉到这种焦虑,把年轻人对贫穷的不满,慢慢转化成对所谓“外部威胁”的仇恨。   于是高市早苗那套把“台湾有事”硬说成“日本存亡”的极端逻辑,在焦虑的年轻人中竟然很有市场,哪怕这意味着要让平民子弟去当战争耗材。   这种社会氛围,也给了右翼政客操作的空间。他们开始肆无忌惮地修改教科书,把当年的侵略说成“解放亚洲”,把“九一八”事变后的侵略行为美化成自卫,还想把“教育敕语”重新放回课堂。   这才是最可怕的:当下一代日本人看着被歪曲的历史课本长大,对战争就没了敬畏之心,只剩下被煽动起来的狂热。   而美国对此似乎乐见其成,雷神、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火公司,因为日本的大额订单股价大涨,这种一边数钱一边递刀子的行为,让人想起二战前美国纵容日本扩张的历史,殊不知养虎为患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局势发展到现在,沈逸教授的警告显得愈发紧迫。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已经不是要不要警惕的选择题,而是必须面对的博弈。   是趁着日本的战争机器还在组装、军国主义幽灵还没完全附体时解决隐患,还是等到它羽翼丰满,既有了先进武器,又有了被洗脑的一代人之后,再通过巨大的流血牺牲来对抗?答案其实很明显。 如今我国海警在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台海周边的高频次演训,都是在划下红线,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今日之世界,早已没有军国主义抬头的寸土。

0 阅读:65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