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中日发生矛盾的时候,在中国的日本人很少听说有人急着回日本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1-21 13:44:06

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中日发生矛盾的时候,在中国的日本人很少听说有人急着回日本,起码表面上看,他们还是照常该干嘛干嘛。 先看看在华日本人的基本盘,澎湃新闻去年 10 月的统计说得很清楚,在咱们这儿的日本人有 11.18 万之多,但拿到永久居留权的只有 4125 人,仅占 3.7%,绝大部分都是长期滞留的状态。 这意味着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过客,而是带着长期规划来的,要么在日企驻华分公司任职,要么自己开了小店,还有的是跟着家人过来生活的。这些人在国内扎下的根可比想象中深,比如上海的古北新区、苏州的日资工业园,还有广州的日本人聚居区,配套的学校、医院、超市样样齐全,孩子从小就在这里上学,大人在这边打拼多年,早就把生活重心放在中国了。 真要因为两国间的矛盾就打包回日本,丢掉的不只是一份工作,可能还有经营多年的人脉、稳定的收入来源,甚至孩子的学业都得中断,这种损失谁也不想承受。 中日之间的经济绑定早就深到剪不断了,这也是在华日本人不慌的关键。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的不少龙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相当高,比如汽车、电子、日化这些行业,中国消费者撑起了他们不小的业绩。就拿汽车行业来说,日本车企在华的工厂遍布各地,上下游带动的供应链牵扯到上万人的就业,别说普通员工不敢轻易离开,就连企业高层也得稳稳守在这里。 要是因为矛盾就撤人撤厂,先不说生产线停摆造成的损失,等矛盾平息后再想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早就没他们的位置了。反过来想,这些在华日本人大多是企业的骨干或经营者,他们留在这里,本质上是在守护自己的饭碗和企业的利益,跟所谓的 “立场” 没多大关系,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环境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咱们国家一直讲究依法治国,就算国家间有矛盾,也绝不会把账算在普通民众头上。不管是钓鱼岛事件那阵子,还是去年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抗议,都没出现过针对在华日本人的暴力事件,大家顶多是抵制日货、在网上发声,不会为难身边的普通日本人。 而且中国的治安环境摆在这儿,深夜出门都不用太担心,这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让在华日本人心里有底。反观日本那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当地民众天天抗议,渔业、旅游业一落千丈,不少福岛居民都不愿返乡,在华日本人看着这些新闻,自然觉得留在中国更踏实。 日本本土的现实情况,也让他们没多少急着回去的动力。这些年日本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年轻人想找份好工作不容易,就算回去了也未必能有现在的待遇。 更让人糟心的是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影响,都过去十几年了,当地的辐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去年 12 月四川在线的报道里提到,福岛浪江町原本有 2 万多常住人口,现在只剩一千多人,大部分人再也不敢回去。 核污染水排海后,周边海域的渔业基本毁了,旅游胜地也变得冷冷清清,在华日本人心里清楚,回去不仅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还得担心环境安全,何苦来哉?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在华日本人的生活早就跟咱们深度融入了。他们中不少人会说流利的中文,平时买菜逛超市都用手机支付,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身边也有不少中国朋友。 很多日本家庭在这边住了五六年甚至十几年,早就习惯了中国的生活节奏,外卖随叫随到,高铁四通八达,网购方便快捷,这些便利程度在日本未必能享受到。真要突然回日本,反而得重新适应慢节奏的生活和相对繁琐的流程,对他们来说,留在熟悉的环境里比回到陌生的 “故乡” 更舒服。 可能有人会觉得,万一矛盾升级了怎么办?其实这部分人心里早有盘算。他们知道中日之间的矛盾大多是外交层面或特定事件引发的,不会轻易走到全面冲突的地步。就算局势紧张,中国政府也会保障外国公民的安全,就像之前疫情期间,很多在华外国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而且日本驻华大使馆也会及时发布安全提醒,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撤离通道也会畅通,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实在太低了。比起虚无缥缈的担忧,眼前的工作、生活、孩子的未来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他们能沉得住气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在华日本人不慌着回日本,不是不关心自己国家的事,而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他们留在中国,是因为这里有稳定的工作、安全的环境、便利的生活,还有比日本更多的发展机会。 国家间的矛盾归矛盾,但普通民众的生活终究要回归现实,与其慌慌张张地跑路,不如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日子。 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已经成了很多外国人愿意留下来的底气,毕竟谁都想在一个安全、有希望的地方生活打拼。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