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惹日本了,他们现在很愤怒,否则后果承担不起!” 看到大陆在日本家门口实弹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1-21 13:44:05

“别再惹日本了,他们现在很愤怒,否则后果承担不起!” 看到大陆在日本家门口实弹演习,台湾前立法院院长,蔡英文办公室秘书长苏嘉全急得跳脚,但他说的恰恰相反,现在承受不起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 这事儿的源头,得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边说起。她前阵子在国会答辩时放出话来,说如果台海有事并且伴随武力使用,可能就构成了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日本那套安保体系里,“存亡危机事态”是个有特定含义的词,一旦套上这个帽子,就意味着日本可能借此行使集体自卫权,为武力介入台海事务铺路。 这就好比一个邻居突然宣布你家院子里的事关乎他家的生死存亡,随时可能要闯进来“维持秩序”,这谁能答应?连日本国内不少明白人都觉得这话太过火。立宪民主党党首、前首相野田佳彦就直接批评高市早苗的言论“越界”,导致日中关系陷入“非常严峻的局面”,做法“相当轻率”。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站出来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不应介入中国内政。甚至连日本共产党籍的参议员山添拓都指出,这种言论加剧了日中关系紧张,创伤了双边互信。 高市早苗这番言论,被日本朝日电视台评论为“突破先例”,这说明就连日本国内舆论都认为她玩得过火了。 面对这种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和战后国际秩序的言论,中方的反应是有理有据有节的。外交层面提出了严正交涉,而行动上的回应则更具分量。中国海事局发布了航行警告,解放军在黄海中部划定区域,进行了连续数日的实弹射击训练。 那么,日本方面所谓的“愤怒”之下,其真正的底气又有多少呢?军事上,别看日本一些政客叫得响,但其军事力量受到和平宪法的诸多制约,自卫队的远程打击能力并不完整。 日本海上自卫队曾发布一段所谓“实弹射击”视频试图展示强硬,结果很快被扒出那其实是一个多月前某部电影里的片段,自卫队只是去当了回“群演”,这种虚张声势的做法反而成了笑柄。 相比之下,中国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上,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深。2024年中日贸易额高达3083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日本的汽车产业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半导体产业离不开庞大的中国市场,旅游业更是仰仗中国游客的消费。有分析指出,一旦双边关系严重恶化,日本经济将遭受难以承受的重创。 最近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就让刚刚看到一丝复苏曙光的日本渔业再度陷入困境,这还只是经济反制的一个小缩影。所以说,日本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攥在别人手里,真要硬碰硬,谁更“承受不起后果”,是一目了然的。 至于那位喊话的台湾地区前政要苏嘉全,他的言论就显得更加不合时宜和一厢情愿了。他声称日本“非常愤怒”,警告大陆行动“后果承担不起”。 但事实上,日本官方层面的反应相对克制,内阁官房长官强调的是对话的重要性,并未见苏嘉全所渲染的那种“极度愤怒”。苏嘉全的表演,无非是企图通过抱紧日本右翼势力的大腿来为“台独”势力壮胆,这完全是对台湾民众利益的背叛,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他似乎故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更何况是台湾地区的一些政治人物,根本没有资格对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当行动说三道四。 更值得玩味的是,当高市早苗不断挑衅时,日本所倚重的盟友美国的反应。美军在解放军宣布演习后,悄然调整了在亚太的军事部署,甚至将部署在日本的一些先进装备后撤。 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美国不愿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台海问题上被日本单方面拖下水,避免与中方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美国虽然希望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但到了关键时刻,其首要考虑的必然是自身的战略利益,而不是替日本的冒险行为买单。这让高市早苗所谓“日美同盟”的幻想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民众也看得很清楚,东京街头出现了抗议活动,民众高举“比起军事,更应守护民生”、“拒绝煽动战争的首相”等标语,要求高市早苗撤回言论并辞职。 这些日本民众清醒地认识到,政客的冒险行为最终牺牲的将是普通人的福祉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所以,回过头来看,“别再惹日本了,他们现在很愤怒,否则后果承担不起”这种论调,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它完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既无视了是非曲直,也错判了力量对比。 这种论调,要么是出于对形势的严重误判,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企图恐吓中国人民,为“台独”分裂势力和日本右翼势力张目。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会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和平。 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应对任何挑战。真正应该冷静反思、避免玩火自焚的,恰恰是那些不断挑衅中国底线的人和势力。 历史的教训一再表明,任何企图分裂中国、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0 阅读: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