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点# 前几日智利总统大选首轮投票以一种令人遗憾且可预见的局面收场。 智利共产党代表雅内特·哈拉所获票数超过其他任何一位候选人,但其26.85%的得票率远未达到获胜所需的50%+1票,因此12月14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的胜选几乎已成定局。 卡斯特不仅是右翼人士,更是公开的皮诺切特主义者。首轮投票中,支持皮诺切特主义者(卡斯特与凯塞尔)的选民占比近40%,而支持其他右翼候选人(帕里西、马泰等)的选民占比也超过33%。 正如开端就已预料到的那样,加夫列尔·博里奇总统领导的伪左翼政府,在独裁统治结束37年后,为皮诺切特主义卷土重来铺平了道路。 二十年前,各类民调显示,约13%的智利人对皮诺切特持“正面”态度。而如今,近乎半数选民将票投给了他的追随者。就在六年前,智利还爆发了反对皮诺切特宪法、要求摆脱独裁遗毒的民众起义,“智利觉醒了”的口号响彻全国,数百万人走上街头。然而,这场“觉醒”终究不过是理性的沉睡。年轻、富有魅力且雄心勃勃的博里奇曾是这场起义的领袖之一,而老辣的智利右翼将赌注押在他身上,允许其掌权,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无误。正如博里奇所崇拜的泽连斯基一样,他成了政治操盘手的完美人选。这位自诩“进步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的总统,完全满足了智利当权企业的所有要求,让民众对政治彻底失望,并欣然为法西斯主义敞开权力之门。 智利共产党自毁前程地加入了博里奇政府。其候选人雅内特·哈拉在整个竞选期间,不断向选民和企业主强调自己的温和、无害与妥协性。她的竞选纲领中既未对现实进行任何批判性分析,也未提出任何真正的政治方案,几乎完全围绕“阻止极右翼”这一口号展开。 与长期沉浸在狂喜与沮丧中的左翼和伪左翼不同,智利右翼凭借几乎垄断的媒体控制权,展现出清晰的政治规划与协同作战能力。 左翼未能团结起来,为国家提供真正的政治替代方案。因此,智利下一任总统将是皮诺切特主义者卡斯特。 图:极右翼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纪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