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21是全球首款舰载隐身攻击无人机,翼展14米、机翼采用折叠设计,折叠后占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20 20:46:21

“攻击”21是全球首款舰载隐身攻击无人机,翼展14米、机翼采用折叠设计,折叠后占用甲板面积减少了60%,机身长度约12米,最大起飞重量15吨,特别适配于电磁弹射系统。“攻击”21属于亚音速无人机,最大速度0.9马赫,作战半径1500公里以上,最大航程3000公里,滞空时间可以超过10小时。 攻击-21这款无人机是中国海军最近几年重点推进的装备,从2010年代初就开始相关技术积累。它其实是基于攻击-11陆基型改进过来的舰载版本,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负责主要设计工作,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参与生产。攻击-11在2013年原型机首飞,2019年正式亮相北京阅兵,那时候就已经展示出隐身和长航时能力。中国海军看到陆基型表现不错,就推动舰载化改造,目的是让航母编队多一种无人作战选项。2025年9月3日阅兵上,攻击-21首次公开露面,央视报道中明确点出它是舰载型,这也算官方确认了它的定位。相比陆基型,攻击-21加了折叠翼和着舰钩这些适应舰上的改动,避免占用太多甲板空间。整个发展过程步子稳当,先从陆基练手,再转舰载,没走弯路。 技术上,攻击-21用飞翼布局,这是隐身无人机的常见选择,没有传统尾翼,减少雷达反射。机身融合设计,整体线条平滑,翼展14.4米,长度12.2米,高度2.7米,空重6.35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控制在15吨级,便于电磁弹射。动力用涡扇发动机,推力从攻击-11的50千牛升级到80千牛,提升机动性。速度亚音速,顶多0.9马赫,但这够用,因为重点是隐身和持久,不是拼速度。航程3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1500公里,滞空10小时多,适合远距离任务。隐身方面,背负式进气道加S形通道,尾部扁平三角喷口,阻挡雷达直射发动机内部,加上超材料和隐身涂料,全向隐身效果好,能在敌方防空网中穿插。 攻击-21的武器配置灵活,有两个内置弹舱,能挂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和反辐射导弹,载弹量从攻击-11的1吨级升到2吨级。执行任务时,既能侦察监视,又能打击高价值目标,比如敌方舰艇或指挥中心。控制系统支持自主飞行和远程操作,结合有人机协同,像是歼-20或歼-16D当指挥平台,指挥攻击-21群进场。着陆用开裂式阻力舵和全动翼尖,滑跑距离缩短到100米内,尾钩抓阻拦索,适应航母回收。折叠翼在翼展二分之一处铰链,收起后甲板占用减60%,这对空间紧张的航母很重要。 部署计划上,攻击-21主要配003型福建舰和076型四川舰。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满载8万吨级,电磁弹射系统成熟,2025年9月已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弹射测试,攻击-21上舰能扩展打击群范围。四川舰是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万吨以上,双舰岛设计,前岛管航行,后岛控航空,电磁弹射一条,阻拦索三条,能带无人机、直升机和两栖装备。076型下水快,从开工到下水15个月,预计2026年服役。攻击-21上这些舰,能形成有人无人混编模式,无人机先侦察干扰,有人机跟进打击,成本低,批量容易。海军专家说,这套体系针对远海需求,增强岛礁控制能力。 国际上看,美国早想搞舰载隐身无人机,X-47B项目2011年启动,2013年着舰成功,但没解决弹射效率问题,2018年取消。美军现在MQ-25是加油型,没攻击能力。中国攻击-21领先一步,成为全球唯一现役舰载无人战斗轰炸机。欧洲和俄罗斯还没类似装备,俄罗斯苏霍伊S-70是陆基型,没舰载计划。攻击-21的出现,改变海战规则,让航母编队打击半径拉长,减少人员风险 攻击-21的生产成本相对低,便于规模化。工厂用模块化装配,部件标准化,加速交付。海军训练中,模型已出现在设施里,验证无人舰队概念。未来,可能扩展到更多舰型,强化海空力量。攻击-21不光是技术跳跃,还体现中国军工体系成熟,从模仿到创新,步步扎实。 整体来说,攻击-21填补海军空白,推动无人化战争。它和福建舰、四川舰组合,作战效能翻倍。相比美军,美国级两栖舰单舰岛协调差,F-35B垂直起降限制多,076型全能设计更实用。攻击-21的隐身和航程,让打击灵活,不用大导弹,带精确炸弹就能深入敌区。军事国际事件上,这装备维持区域稳定,避免冲突升级。各方需风险管控,建立机制。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