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总要赌国运侵华?很多人以为是军国主义。错了!真相是,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亲口揭底:甲午一战,豪赌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直接喂饱了明治维新。 日本“赌国运侵华”,压根不是什么军国主义情怀在作祟,本质就是一场包装得冠冕堂皇的强盗生意,石破茂的话算是把这层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 甲午战争前的日本,明治维新搞了几十年看着热闹,但兜里其实没多少真金白银,想发展工业、扩充军队都得精打细算。 而隔壁的清朝虽然腐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的财富早就被日本惦记上了,这场战争对日本来说,就是一场低成本高回报的豪赌,赌赢了就能一步登天,赌输了大不了卷土重来。 结果大家都知道,日本最后赌赢了,《马关条约》一签,2亿3150万两赔款到手,再加上日军在战争中直接掠夺的价值1亿多两的物资,总共近4亿两白银的财富,相当于日本四年多的财政总收入,这可不是小数目。 换算成当时的日元就是3.895亿,要是放到现在,按黄金价格折算差不多得300亿美元,相当于直接给日本送了一个超大型聚宝盆。 这些钱没被日本挥霍,反而成了明治维新的“救命粮”,海军拿了一大半经费,直接扩充成了能和列强抗衡的舰队,陆军也更新了装备,工业上更是砸钱建工厂、修铁路,就连教育经费都翻了倍,说白了,日本就是靠抢来的钱,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原始积累。 尝到甜头的日本,从此就把抢劫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捷径,所谓的“赌国运”不过是抢劫的借口。 甲午战争后,日本的野心被彻底喂大,之后的侵华战争更是把这种强盗逻辑发挥到了极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了日本的提款机,从1931年到1945年,14年间日本从东北掠夺了2.23亿吨煤炭,1100万吨钢铁,这些资源直接撑起了日本的战争机器,飞机、大炮、军舰全靠这些抢来的物资造。 粮食更是被疯狂搜刮,2.4亿吨粮食被运到日本本土和前线,导致东北百姓流离失所、忍饥挨饿,日本还在占领区发行伪钞,用一堆废纸换走中国的真金白银和物资,简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后来的七七事变,本质上还是想复制甲午战争的成功,把整个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掠夺资源和财富,只不过这次他们赌输了,输给了顽强抵抗的中国人民。 日本所谓的“明治维新奇迹”,其实就是靠抢邻居家的钱完成的原始积累,而“赌国运侵华”就是这场抢劫生意的延续。 军国主义不过是他们用来动员民众、美化侵略的幌子,真正的核心永远是利益,是想通过抢劫来弥补自身的资源短板,实现快速崛起。 石破茂的话虽然戳心,但也道出了真相,日本百年前的遮羞布被彻底撕下后,我们更能看清其强盗本质,所谓的“赌国运”,从来都不是什么高尚的理想,只是一场肮脏的掠夺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