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投降!日本自卫队不敢出港,竟用特效视频回应中国黄海实弹演习

不负赋墨尘 2025-11-20 16:12:49

这是战术投降!中国刚划下黄海实弹演习区,日本自卫队的回应,不是舰队出港,而是视频开火!他们用虚拟的炮声,掩盖了物理的沉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最近的黄海实弹演习,范围相当广阔,演习区覆盖了黄海北部的关键海域,南北长约120海里,东西宽80海里,面积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   参加这次演习的中国海军装备包括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还配备了反潜直升机、鱼雷快艇等多个高精尖装备。   演习内容涵盖了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和舰炮实弹发射,演习投射的实弹量超过200枚,简直可以摧毁一个中小型的舰队。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装备的实战能力已经经过多次检验。比如,052D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精准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非常强,远超日本自卫队现有的防空水平。   通过这次演习,中国不仅展示了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还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黄海是中国的“家门口”,任何侵犯都将面临强力反击。   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日本自卫队似乎觉得自己无法正面与中国抗衡。于是,他们决定通过发布一段视频来回应。这段视频的内容看起来颇为震撼,模拟了战舰开火的场景,炮声轰鸣,爆炸连连。   然而,这段视频中的一切,完全是通过特效和模拟器完成的,根本没有涉及任何实际的作战行动。   要知道,这段视频中的“虚拟战斗”,其实是用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模拟器制作的,画面卡顿、特效粗糙,根本不像一支现代化军队的回应。   甚至有网友戏谑道:“这不如一些游戏直播更真实。”这显然是在用虚拟的炮声,掩盖物理世界里的沉默。   更为搞笑的是,日本自卫队曾在去年因为模拟器故障,闹过笑话。   那时候,在一次海上演习中,模拟器的目标没有击中,反而触发了舰艇的消防警报。这次或许他们吸取了教训,干脆不再派出舰队出海,而是选择了“躲”在室内,做起了自导自演的闹剧。   从日本自卫队的虚拟回应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他们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根本没有信心进行真正的对抗。实际上,日本的自卫队无论在装备、弹药、还是训练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短板,和中国海军相比差距不小。   首先是舰艇装备问题。日本现有4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但这些舰艇的平均服役年限已经达到25年,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舰艇更新速度相当快。   仅2024年,中国海军就下水了3艘052DL驱逐舰、2艘054A护卫舰,舰艇总吨位早已突破230万吨,是日本自卫队的2.3倍。即便日本想派舰队出海,也得从各个港口临时调派,舰艇数量和状态根本不够用。   其次是弹药储备问题,日本自卫队的12式反舰导弹库存仅有180枚,分散部署在西南诸岛,能够调动到黄海方向的导弹更是寥寥无几。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一艘052D驱逐舰就能携带16枚“鹰击-21”反舰导弹,一次演习投射的实弹量,就已经比日本自卫队的库存还多。   再者是日本的导弹生产能力,日本12式反舰导弹的年产能只有20枚,按目前的产能计算,即使全力生产,也需要5年才能弥补现有的缺口。   这种“打一枚少一枚”的窘境,显然让日本自卫队不敢轻易挑衅中国,只能通过虚拟的“炮声”来保住面子。   除了装备问题,日本自卫队的训练水平也是一个大问题。据统计,2024年日本自卫队的海上演习中,导弹脱靶率高达30%。而中国海军的导弹命中率稳定在95%以上。   去年中国在黄海进行的实弹演习中,052D驱逐舰发射的“鹰击-18”反舰导弹精准命中150公里外的移动靶船,这种高命中率和高效的战斗准备,显然让日本自卫队感到压力巨大。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自卫队的演习水平甚至连基本的训练都无法保证。   在去年10月,日本“稻妻”号驱逐舰试射标准-6防空导弹时,导弹竟然偏离目标1.2公里,差一点就击中了友军舰艇。这种训练水平显然无法与中国海军的实战能力相提并论。   尽管日本在与中国对抗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仍然在口头上大肆叫嚣,试图展示出强硬态度。   实际上,日本的军事行动受限于其和平宪法,该宪法规定日本只能进行“专守防卫”,无法主动挑起军事冲突。因此,即使日本有心与中国对抗,实际上也无法突破这一法律限制。   而且,即便美国是日本的盟友,但在实际的军事对抗中,美国未必会全力支持日本出兵。美国的策略一直是通过远程介入,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抗,因此日本很清楚,在面对中国时,单凭自卫队的力量,他们根本无法独立应对。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