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240万美元援助打水漂,菲美日在黄岩岛大规模演习,发出威慑中方信号! 有一种讽刺叫作:当你正忙着给邻居家着火的屋子递水桶时,邻居却忙着磨刀霍霍准备在你家门口演练如何“破门”。 就在11月中旬,南海之上,一幕魔幻场景真切上演。那诡谲之象,于这片广袤海域铺展,似幻似真,却又实实在在发生着。 一边是高达24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正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流向菲律宾灾区;另一边,仅仅过了不到48小时,菲律宾却转身拉着美日两国,在距离黄岩岛仅仅50海里的地方拉开了大阵仗。 这场代号为“海上合作活动”的戏码,甚至不惜踩着无数受灾民众的痛苦上位,非要把单纯的救灾现场变成地缘博弈的修罗场。 这一次,我们不仅要看清那些在那片海域游弋的军舰成色,更要扒开数据看看,在这个遭遇台风重创的国家,到底是谁在真心救命,又是谁在借机“递刀子”。 台风过境后的菲律宾是什么样?死亡人数早就破了两百,上百个地区泡在水里,灾民们甚至连个像样的栖身之所都没有。 这种时候,所谓的“盟友”日本凑了多少钱?500万日元。你没看错,这个数字放在国家援助的层面,简直显得寒酸。 相比之下,中方这次拿出的240万美元显得沉甸甸。但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援助的“走法”。 中方这次并没有直接把钱一股脑扔给菲律宾官方,而是特意强调了援助对象是“菲律宾人民”,并且通过在地渠道直接发放。 这步棋走得极有深意,可以说是直接点到了马科斯政府的死穴。须知,菲律宾国内贪腐乱象丛生,“幽灵工程”类的丑闻屡见不鲜,一桩桩贪腐丑剧不断上演,严重侵蚀着这个国家的根基与发展。 在这个国防预算高达2719亿比索、而防洪预算只有250亿比索的国家,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如果钱进了政府的口袋,能有几个铜板真正变成灾民手中的面包,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就是在这种国内民生“烂包”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不仅没有把心思全放在修补千疮百孔的家园上,反而急不可耐地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搞军事演习。 一边是对防洪资金的吝啬,一边是对外部势力的跪舔,这种巨大的反差,比起台风本身的破坏力,恐怕更让菲律宾老百姓感到心寒。 既然要在我们家门口“秀肌肉”,那我们就好好端详一下他们到底有些什么家底。 这场在11月14日启动的演习,乍一看名头吓人,又是航母又是驱逐舰,但只要是个懂行的军迷,看一眼那张兵力表就能笑出声来。 带头大哥美国派出的是“尼米兹”号航母。这名字听着响亮,但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这艘船明年5月就要退役了。 这就好比有人为了撑场面,把准备进报废厂的老爷车重新喷了漆开出来炸街。再配上那3艘负责凑数的伯克2A型驱逐舰,这支舰队充其量就是个“夕阳红旅行团”。 再看日本,更是敷衍到了极致。派出来的一艘“曙”号驱逐舰,是2002年服役的老船,连区域防空能力都没有,开到南海来纯属是来“打卡”拍照的。 最尴尬的还得是东道主菲律宾。他们拿得出的最强战力,居然是两艘连导弹都没装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船上明明预留了垂直发射装置的坑位,就是没钱装填导弹。 这种“有枪无弹”的所谓军舰,居然要在演习中承担重要角色,再配上两艘本来用来抓鱼的海警船,这哪里是去展示武力,分明是一场“海上裸奔”的行为艺术。 就这一堆拼凑起来的破铜烂铁,还要演练什么反潜战、编队航行,还想着对黄岩岛形成威慑?且不说解放军南部战区那早就织好的严密监控网,就是光看这些装备的成色,都知道这就是一场给外行看的劣质烟火秀。 这场闹剧背后,精于算计、算盘拨得最响之人,绝非仅有几艘海警船的菲律宾。在这荒诞剧幕中,真正的幕后推手隐于暗影,菲律宾不过是台前小卒罢了。 美国为什么要在菲律宾疯狂砸下5亿美元的所谓军事融资,还不遗余力地翻新升级那几个军事基地?日本又为什么火急火燎地签什么《互惠准入协定》,想方设法把自卫队往这一区域塞?如果菲律宾政客们还以为这是为了保护他们,那只能说是太天真了。 看看世界地图上的另一个角落,这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就是“乌克兰模式”的南海翻版吗?美日的意图昭然若揭: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繁荣稳定的菲律宾,而是一个能充当“耗材”、能不断制造摩擦、能牵制中国精力的“前哨站”。 美国想建立的是实时情报共享机制,想把菲律宾彻底绑死在自己的战车上,把这里变成对抗的第一线。 而菲律宾不仅是在引狼入室,更是在把自己的卧室门钥匙交给了强盗。历史上那些在大国博弈中试图火中取栗的小国,结局大多惨淡。 一旦冲突真的爆发,美日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一地鸡毛和满目疮痍,只能由菲律宾自己来承受。就像这次台风过后一样,那几艘外籍军舰演完习就走了,留下的废墟还得靠菲律宾人自己清理。 参考资料:外交部:出于人道主义等,中方已向菲方提供援助——2025-11-11 16:23·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