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崩塌时代:密码锁衣服与录像拆快递背后的电商困局

大皖新闻 2025-11-20 14:12:03

买件衣服,赫然挂着一把三位数的密码锁。拆个快递,必须全程录像,生怕“说不清”。只想安安静静花钱、踏踏实实收货的消费者,到底做错了什么?一最近,两个意外事件,很让人揪心。某地的一家服装店,为防“蹭穿”而祭出密码锁。该电商坦言这一硬核“物理防御”手段是在与顾客多年“斗智斗勇”中摸索出来的。密码锁挂在拉链头上,不影响试穿,但若想穿着出门则极为不便。只有顾客确认收货后,商家才会告知密码,并将锁具赠送。江苏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条开箱视频显示,他“双十一”花3000多元网购了电脑显卡,收到的却是两本旧书。为何发错货?面对质疑,客服表示他们正在自查,“我们只是经销商不是制造商,这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货品包装盒的封贴很专业,我们没有这样的机器,我们会联系制造商。”这两个案例,看似并不相关,实则共同揭开一个关乎电商生态的大问题。电商的信任生态,正在被少数人异化;由此产生的巨额成本,却在通过隐蔽的方式,疯狂地向诚信的大多数人转移。说白了,就是让老实人吃暗亏。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是保护消费者的。但在一些人手中,成了零成本占便宜的工具。从某地多名学生集体网购、集体退货的薅羊毛,再到社交平台上泛滥的拆吊牌教程、蹭穿拍照打卡,再到显卡换书,类似的事件近期频频发生。显卡换书案的欺诈者,更是把规则玩到极致。他或是精准利用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利用了商家对完好塑封的信任,赌你“塑封膜没破”就不开箱检查,甚至可能利用物流对配重的疏忽,用两本书的重量模拟显卡。简直是“教科书式”的钻空子。据媒体报道,电商女装服饰退货率高达75%。某头部短视频平台的服装结算率为23%,这意味着成交100件衣服,有77件被退了回来。当然,板子不能只打在消费者身上。正如网友评论所言,“关键做的衣服不行啊”“卖家秀与卖家秀效果割裂”。当商家挂A版卖B版,当图片美化成了行业潜规则,当消费者无奈表示买不到直播间原款……这些“图片刺客”式的商家,用货不对版的商品,推高了非恶意退货率。二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就像一片为所有人提供便利的公共空间。但现在,许多出格的消费者与商家都在污染这片公共空间。其后果由谁来承担呢?很多时候,可不只是破坏者,而是“诚信的大多数”。首先,是诚信商家在买单。那些坚持原创设计的品牌,因为设计独特,反而更容易被蹭穿党盯上,成为试衣间。为了活下去,他们被迫放弃原创,转向不易被退货的基本款。结果是市场失去了创新,消费者失去了选择。这笔成本最终被转嫁给诚信的消费者。其次是诚信的消费者付出了更昂贵的代价。客观来说,他们付的钱,包含了“作恶者”的成本。商业不是搞慈善。高达75%的退货率所产生的人力、物流、损耗成本,乃至显卡换书案中商家退一赔三的损失,这些钱从哪里来?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它必然会以提价的方式,分摊到每一个诚信消费者的账单上。密码锁是商家采取的极端措施。这把锁与其说是防蹭穿,不如说是对平台仲裁机制的不信任投票。显卡换书案中,那位消费者是幸运的,因为其朋友提醒要录视频。“购买贵重物品,一定要录开箱视频”,这句无奈的提醒,正在成为新的常识。这意味着电商默认的信任已经不复存在。“谁主张,谁举证”的负担,被粗暴地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还要学会自证清白,战战兢兢地“排雷”,只为证明没有说谎。三围绕退货的攻防战,没有赢家。在电商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台、商家、消费者都在享受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蛋糕不断做大,大家对摩擦的容忍度很高。但增长放缓后,竞争日趋白热化。一方的获利,往往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高速、便捷并非没有代价,七天无理由退货、仅退款等规则变得不大适应了。少数人的恶意,正在惩罚大多数人的善意。密码锁锁得住拉链,锁不住退货的心;全程录像防得住骗子,防不住信任的崩塌。要破这个局,真正的解铃人只有平台。唯一拥有全流程数据、能识别出格行为的只有平台,它更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那种为了讨好流量而牺牲公平,让商家有苦难言的“拉偏架”行为,实则是对恶意的纵容。平台必须从一刀切的规则治理,转向差异化的信用治理,应利用大数据去甄别那些高频恶意退货的“薅羊毛”账户,去标记那些“偷天换日”的欺诈者。而对信用良好的大多数,应给予更优质的服务。同样,对于货不对板、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的商家也要进行及时甄别与处理。简单来说,让守信者享受“丝滑服务”,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互联网需要“清朗”行动,电商环境也需要“清朗”。谁也不想看到一个用录像对抗调包、用上锁对抗蹭穿的商业世界。(安徽时评)

0 阅读:48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