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往往源于经济的崩溃或扩张,无非都是为了争夺利益,那么我们从历史的窗口看一下世

善鉴新视届 2025-11-20 10:04:41

战争往往源于经济的崩溃或扩张,无非都是为了争夺利益,那么我们从历史的窗口看一下世界性大战发起的原因,然后对号入座,看看现在的形势会不会发生世界大战。 历史上的全球性战争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代表,其爆发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核心原因有: 1. 帝国主义发展失衡与霸权争夺,这是根本原因。 如一战前德国工业实力超英国,却未获得对等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要求重新划分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矛盾激化,德国发起却失败了; 二战前德意日崛起后,也急于打破原有格局争夺霸权,陷入新兴强国与守成大国的对抗,三国发起也失败了。 2. 经济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严重经济崩溃常成为战争导火索。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让各国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德日等国为转嫁危机,只有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与市场。 3. 极端思潮泛滥与意识形态对立,二战中,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等极端思想借助社会动荡兴起,宣扬种族优越论等煽动对外侵略;同时法西斯主义与西方民主、共产主义的对立,以及各国间意识形态的冲突,让彼此妥协空间消失,加速了战争爆发。 4. 国际协调机制失效,一战时欧洲两大阵营缺乏沟通,误判不断累积,小事件最终引爆大战;二战前国际联盟无力制止侵略,英法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行径采取绥靖政策,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大幅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推动局部战争升级为全球战争。 仔细想想,目前的局势似乎都符合世界大战的条件: 首先,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处于衰退中,日子都不好过,特别是美国债务达到新高,急需寻找突破口。 其次,南方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挤压了老牌发达国家的统治空间,因此,形成了一部分既得利益国家拚命想维护世界旧格局和规则,而另一部分快速成长国家想凭实力建立世界新秩序。这种分歧是难以调和的,除非战争定输赢。 笫三,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戒备之心增强,越来越难以妥协,深层矛盾加深。 第四,国际协调机构联合国安理会逐渐成为摆设,除一般性问题外,核心问题都不可能协调一致,基本上各唱各的调,按利益站队。而秘书长除了人道救援和气候变化能一本正经的说上几句话,其他重要利益划分,他连嘴都插不上,别说协调了。 尽管现在的世界充满火药味,大有一触即发的气氛,但世界大战不会发生的,其核心因素就是因为有了原子弹,这东西别看平时都放在库房里不起眼,但却比任何外交努力都管用,因为全球性战争都是由大国强国参与的,可他们每人家里都有一堆核弹,如果谁打输了,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时候,应该都会拿出来全球丢一丢,那么,大家就觉得即使打赢了的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是得一起毁灭? 由此看来,各国应该放下恩怨,走地球命运共同体这条路才是对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善鉴新视届

善鉴新视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