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在美国债务堆积如山的今天,中国持有的美债像一张张借据,牵动全球神经。如果这些借据转手,会不会颠覆美元的旧格局?一个新兴国家用人民币买下后,直接用来抵消对美欠款,这场债务游戏的真相究竟如何? 美国发行国债来借钱维持开支,这些国债就是借据,以国家信用做背书。各国买家认购,其中中国一度买得最多,但到2025年9月,中国持有量降到7005亿美元,比高峰期少了一大半。美国总债务在2025年11月已超38万亿美元,人均摊上11万美元。利息一年9700亿美元,每天烧掉27亿美元,这钱挤占了国防和教育预算。穆迪在2025年5月把美国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1,指出债务可持续性有问题。2025年5月和6月到期债达6万亿美元,超全年财政收入20%,美国还不起,只能靠新债补旧债。 美国债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长期赤字财政让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大起来。到2025年,联邦赤字1.9万亿美元,债务占GDP118%。私人投资者持24万亿美元,联邦基金7万亿美元,外国持8万亿美元。中国减持后,日本持1.189万亿美元成最大买家。美国贸易政策搞高关税,本国农民出口难,巴西等国钻空子抢市场。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华出口涨38%,对美出口跌41%。中国在巴西投22亿美元建港口买大豆,深化合作。这背景让债务转移变得顺理成章,各国想找更稳的投资路子。 中国没急着逼美国还钱,而是慢慢减持美债,转向多样化投资。2025年上半年,中国卖掉数百亿美元美债,把钱投到国内基建和新兴市场。巴西对美国有债务,主要从贷款和贸易逆差来,但对华贸易顺差大,2025年对华出口超对美4倍,攒了不少人民币。从2023年起,中巴用本币结算贸易,避开美元波动。在2025年上半年,巴西用人民币买中国部分美债,通过跨境支付系统清算。巴西持美债达2120亿美元。交易后,巴西拿这些债找美国抵消欠款,美国没法推脱,因为债是自己发的。这操作省了换汇麻烦,还绕过了美元体系。 跨境支付系统在2025年10月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处理超12万亿人民币业务,比传统系统快。东盟77%企业用人民币结算,沙特卖油、巴西卖矿部分收人民币。到2025年5月,这系统有1683个参与者,年业务量175万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中巴贸易中41%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减持美债让美国紧张,怕人民币抢风头。巴西总外部债务在2025年二季度达7669亿美元,其中对美部分通过这方式抵消。整个链条按市场规则走,没强迫谁,但戳中美元弱点。 这一债务转移显示美元地位不稳,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有分量。各国用本币结算,提升经济独立性,避开汇率风险。未来,这模式可能在更多新兴市场推广,推动全球金融多极化。中国继续多样化投资,维护经济稳健。美国利息支出占GDP3.2%,私人持债主导市场。中国减持优化资产配置,还带动国际结算变革。巴西对华出口增长,巩固贸易基础。美国贸易战伤了自己农民,巴西借机扩市场。这过程反映全球经济向平衡方向走。 美国债务压力大,2025年利息支出9700亿美元,赤字1.9万亿美元。外国持美债创纪录,但中国减持引发警惕。中巴合作深,2025年中国在巴西投项目,巴西出口到中国涨38%。这让巴西有信心用人民币玩债务游戏。美国关税反噬自家农业,巴西抢占份额。全球金融格局在变,各国通过本币合作增强韧性。中国策略稳扎稳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