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示:中国还留着后招没出,美国压根无能为力!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早就坦言,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得花“一代人的时间”,这些手握过美国核心决策权的前高官,说这话正是看清了自身的被动处境。 先跟大家掰扯掰扯稀土的重要性,手机芯片、隐形战机、新能源汽车、核潜艇,没它根本造不出来,堪称“工业维生素”,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有多硬?占全球68%的产量,还握有92%的冶炼分离核心技术,这技术可不是三五年能追上的。 美国自己也有稀土矿,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储量全球前三,可就是没本事提纯,只能把原矿低价卖给中国加工,再花几倍的价格买回来,等于绕了个大圈还得看咱们脸色。 不甘心的美国拉着澳大利亚、日本、巴西搞“稀土联盟”想破局,可这联盟压根没想象中管用。澳大利亚跟美国签了85亿美元的矿产协议,可他们的稀土大多是轻稀土,重稀土几乎没有,高端制造根本用不上;日本虽有一定精炼技术,却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原料,2023年还是中国稀土的最大买家,40%以上的出口都流向了他们;巴西更像是美国的“备胎”,拿到4.65亿美元贷款搞稀土项目,要到2026年才投产,最后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其实美国不知道,中国的后招早就不止稀土了,镓、锗、钨、锑这些战略金属,中国的产量和加工技术也稳居世界前列,美军工、芯片产业都离不开它们。 尤其是铥、铒这两种金属,美国100%和95%以上都依赖中国,是激光武器、光纤通讯的核心材料,目前根本找不到替代品,这比稀土卡脖子还难应对。 美国财长曾放话要在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建一座成熟的稀土冶炼厂,最少得6年,最长要18年,成本还比中国高30%以上,这话简直是纸上谈兵。 咱们这些后招不是故意针对谁,都是几十年实打实的产业积累,从资源开采到技术研发,一步步建起了别人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优势。 美国之所以陷入被动,根源是自己的产业空心化,只捡高利润的研发、品牌环节,把冶炼、制造这些“脏活累活”丢了,久而久之就暴露了软肋。 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嘴硬,而是真本事,美国前高官的无奈表态,恰恰印证了谁掌握了产业链关键环节,谁就有话语权,而中国手里的这些筹码,就是咱们在国际上说话硬气的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稀土出口限制 中国对美稀土 中方稀土战略 稀土出口禁令 美国稀土战略 中国稀土重要性 美国稀土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