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二战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因为它投向日方的两颗原子弹。实际上并不是,压倒日本的其实苏联,为何这么说呢? 1945年的时候日本早就不是什么“大东亚共荣圈”的霸主了,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本土天天遭轰炸,资源早就见底了,可为啥还死撑着不投降? 说穿了,他们心里藏着个救命稻草——苏联。 这事儿得从1941年的《苏日中立条约》说起,当时苏联怕两线作战,日本想专心打东南亚,俩人各取所需签了约,之后苏联还悄悄给日本卖石油煤炭,成了日本战争机器的“输血管”。 日本高层一直觉得,这层关系能派上大用场,等自己撑不住了,苏联肯定能出面调停,帮他们跟英美谈个“体面投降”——说白了就是保住天皇的权、不被盟军全面占领,哪怕丢点地盘也行。 为了这个幻想,日本真是下了血本。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都出来了,中美英逼着他们无条件投降,日本连理都不理,一门心思求苏联帮忙。 外相东乡天天给驻苏大使佐藤发电报,催得火急火燎:“每延误一日,或将遗恨千古”,还派了前首相近卫文麿带着厚礼去莫斯科,许诺承认外蒙古独立、保住伪满洲国,就求苏联搭个话。那会儿日本上下都觉得,只要苏联肯开口,他们就能喘口气,甚至还能保住点本钱。 再看美国投原子弹那事儿,表面上炸得凶,其实没打垮日本的底气。 8月6日广岛被炸,8万人当场死了,东京内阁却异常平静,天皇没吭声,陆军省还照常开作战会,有人甚至说“就是威力大点的炸弹”。 后来军部派专家评估,说“短期内能恢复军工生产,本土防御没动摇”。 3天后长崎又挨了一颗,陆军参谋本部还给天皇写报告,说“动员民众躲地下,至少能扛6个月”。 为啥他们这么硬气?因为手里还有牌——关东军还在中国东北握着,本土攒了130万兵,更关键的是,苏联这根救命稻草还没倒,他们觉得还有谈判的资本。 真正的致命一击是8月8号晚上来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突然召见佐藤大使,没等他开口就冷冰冰地说:“从明天起,苏联对日本宣战。” 佐藤当时脸都白了,结结巴巴说“咱们有条约啊”,可莫洛托夫根本不理他。 这哪是简单的公告,这是直接把日本的最后希望砸得粉碎! 日本高层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人家苏联早就跟英美串通好了,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早答应德国投降后就打日本,之前拖着不回话,就是等时机下手。 更狠的是,公告刚发,第二天凌晨150万苏联红军就带着5000辆坦克扑向了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关东军可是日本的“皇军之花”,号称100万兵力,之前一直被当成退守大陆的本钱,结果短短8天就全线溃败。 这一下日本彻底慌了——关东军没了,退守东北的路断了;苏联军队紧接着往朝鲜、库页岛推进,直接把刀架到了日本本土脖子上。 这时候日本才真正明白,自己啥退路都没了,外相东乡当天就给瑞士公使发电报,说得明明白白:“苏联参战使我方已无谈判余地,得赶紧接受波茨坦公告”。 裕仁天皇在会议上也急了,说“要是苏军登陆本土,皇室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 对日本来说,天皇可是命根子,比啥都重要。 之前原子弹炸归炸,他们还能骗自己能扛,可苏联这一手又断外交又毁军队,直接戳中了他们的死穴。 您看时间线就清楚了:8月6号原子弹,日本没投降;8月8号苏联宣战,9号关东军溃败,15号日本就宣布投降了。 这中间的因果关系明明白白,不是说原子弹没杀伤力,可它没打碎日本的幻想,而苏联的公告一下就把他们的救命稻草连根拔了。 日本那些高层心里跟明镜似的,真要等美军登陆、苏军打过来,天皇都保不住,所以才赶紧投降。 有些人事后总拿原子弹说事儿,其实是没看透日本的算盘,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指望靠原子弹吓退敌人,而是靠苏联调停找台阶下。 苏联这纸公告,恰恰堵死了所有台阶,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这才是真正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点都不掺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