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男子发现妻子跟朋友存在不正当关系,十分愤怒,在跟妻子离婚未果后,约见了

粉墨叔叔 2025-11-19 15:09:59

辽宁大连,男子发现妻子跟朋友存在不正当关系,十分愤怒,在跟妻子离婚未果后,约见了朋友。看到朋友出门后,男子驾驶轿车朝朋友撞去。朋友躲闪不及被撞死,事后,法院这样处理男子。 平时我们坐在轿车里,这也就是个代步工具,车窗外可能是清晨街边冒着热气的早点摊,或者是为了生计忙碌的铝锅蒸腾出的烟火气。 但就在2023年7月21日那个上午,这层日常的温情面纱被彻底撕碎,原本象征家庭资产的私家车,异化成了剥夺生命的凶器。 那天上午9点45分左右,李某在接到一通电话后走出了家门。他在门口大概只站了两分钟,没成想这是生命的最后时刻。 早已在附近蹲守的宁某没有踩下刹车,而是轰踩油门撞了过去,这不是什么交通意外,因为当李某本能地向南侧躲避时,宁某甚至精准地调整了方向盘再次冲撞。 法医鉴定的结果惨不忍睹,短短半秒钟的决断,造成的后果是受害者颅脑严重损伤、心脏破裂以及肝脏粉碎性破裂出血。 这起发生在金普新区某处路边的惨剧,把这种驾驶工具杀人的极端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完全跨越了交通肇事的界限,是被愤怒接管的故意杀人。 说来讽刺,就在案发前不到两个小时,也就是当天早上8点多,宁某和妻子邸某还心平气和地出现在婚姻登记处。 那里的走廊空荡荡的,只能听到空调运转发出的单调嗡嗡声,他们本想给这段摇摇欲坠的婚姻画上句号,但制度性的“拦路虎”出现了。 因为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工作人员告知当天办不了手续,这本来是一个旨在挽救婚姻的善意设置,但在那个当下,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化学反应,宁某当场扔下一句“不离了”转身离开,这并不是感情的回温,反倒像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情绪信号。 从登记处出来到抵达受害者家这段路程,成了真正的“情绪真空期”,行政手段可以让人“冷静”无法立刻领证,但它没法给当事人暴走的心态装上刹车。 就在车内沉默压抑的空气中,原本合法的婚姻关系虽然被“保住”了,理智却彻底崩塌,最终将怒火烧向了作为第三者的李某。 案件审理过程中,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续虽然有人不服提起上诉,但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然驳回上诉,维持了原判,这个量刑结果,其实是在两个极端的法理天平上找平衡。 为什么要判死缓而不是立即执行?关键点在于“事出有因”,虽然《民法典》里的夫妻忠实义务不是刑法,但在量刑时法院不得不考虑,被害人李某与宁某的妻子确实存在不正当关系,按照相关指导意见,这种因为民间矛盾激化、且被害人方有明显过错的情况,通常不一定要极刑处决。 我们看最高法今年发布的数据,严重暴力犯罪在过去十年里整体下降了近三成,但像宁某这样利用车辆泄愤的个案,依然触目惊心。 不管是对比浙江瑞安那个撞击并殴打情夫判无期的田某,还是还没审完的凉山男子推妻下楼案,逻辑都是相似的:手段极其残忍,性质必须严惩。 那个上午的终局令人唏嘘,案发后,宁某虽然开车去了派出所投案,中间还因为心脏不适转去了医院,最终在当天中午12点被警方正式传唤归案,而妻子邸某下车拨打了120和110,眼看着情人倒在柏油路边的土路上。 法律的判决不管多么公正,也无法像那个冷静期原本期望的那样修补任何关系,它只负责在这一地鸡毛的悲剧收场后,给出一个不得不给的交代,那一刻的方向盘一旦打偏,没有任何后悔药可吃,留下的只有两个破碎的家庭和无法挽回的命债。

0 阅读:35
粉墨叔叔

粉墨叔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