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清仓英伟达!5000亿“星际之门”大饼刚画就撤,AI泡沫要爆?

小张的社会 2025-11-19 11:14:50

孙正义,跑了。 2025年11月13日报道,前脚刚给特朗普画了5000亿美金的大饼,后脚清空英伟达股票。他,撤了!   事情要从年初的白宫发布会说起,特朗普带着孙正义、OpenAI 高管等一众大佬,高调宣布了名为 “星际之门” 的 AI 基础设施计划,声称未来四年要投入 5000 亿美元,打造数据中心和 AI 园区,誓要保住美国在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时孙正义作为新公司董事长,更是直言会先拿出 1000 亿美元启动项目,那架势仿佛要掀起全球科技投资的新篇章。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十个月后,软银在最新财报里披露,已于 10 月份出售了所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3210 万股股票套现 58 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 413 亿元,这波 “前脚画饼后脚撤资” 的操作,让不少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软银与英伟达的渊源可不浅。2017 年首次建仓英伟达时,40 亿美元买入近 5% 股份,两年后以 70 亿美元卖出,后来 AI 热潮再起,孙正义还公开表示过后悔提前下车。   2023 年开始,软银重新加仓英伟达,到今年 3 月持股价值已增至 30 亿美元,英伟达股价在二季度大涨 45.78%,也为软银贡献了丰厚收益。   可就在市场以为软银会借着 AI 东风继续加码时,它却选择了彻底离场,连同桥水、瑞银等机构一起,在三季度集体减持英伟达,这背后显然不是简单的获利了结。   软银 CFO 后藤芳光在投资者说明会上解释,这是公司 “资产货币化” 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保持财务实力,为后续投资做准备。   但市场可不这么看,毕竟此时距离 “星际之门” 项目官宣还没多久,500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还热乎着,软银却忙着套现核心资产,难免让人怀疑项目的资金实力。   要知道,截至去年 9 月底,软银的现金及等价物约合 1773.9 亿元人民币,就算加上这次套现的 413 亿元,距离 1000 亿美元的初始投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更别说 5000 亿美元的远期规划了。   更让人玩味的是,特朗普政府的科技投资计划向来有 “画大饼” 的传统,2017 年与富士康约定的 100 亿美元建厂项目,最终实际投资仅 6.72 亿美元,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不足当初承诺的零头,这次的 “星际之门” 能否摆脱同样的命运,实在要打个问号。   孙正义的撤场,或许也透着对 AI 泡沫的警惕。今年以来,全球基金经理对 AI 概念股的担忧持续升温,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 AI 板块已进入泡沫区域。   英伟达股价在 10 月底达到高点后,14 个交易日内市值就蒸发了 4.42 万亿元人民币,多家机构纷纷减持避险。   作为投资界的 “风口捕手”,孙正义显然嗅到了风险信号,选择在高位套现英伟达,转而将资金集中到 OpenAI 等更核心的合作项目上,这种 “弃车保帅” 的操作,符合他一贯的投资逻辑。   毕竟软银近年能扭亏为盈,靠的就是押注 AI 赛道的精准布局,ARM 的成功上市、愿景基金的投资收益大增,都让他更加坚定要聚焦 AI 核心领域,而不是在单一股票上过度纠缠。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欧美科技巨头忙着博弈、机构纷纷避险的时候,中国的 AI 产业正稳步前行。我们没有动辄数千亿美元的夸张承诺,却在芯片研发、大模型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占据了 AI 赛道的重要位置。   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与部分国家急功近利的布局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彰显了大国发展的沉稳与底气。科技竞争从来不是靠喊口号、画大饼,而是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创新,中国正是凭借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在全球科技格局中不断提升话语权。   孙正义的离场,到底是明智的风险规避,还是对 “星际之门” 项目信心不足?5000 亿美元的 AI 大饼最终能否兑现?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对 AI 泡沫保持警惕,全球科技投资的风向会不会因此改变?大家觉得孙正义这波操作是高瞻远瞩还是临阵退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94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