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8日,特朗普在一场公开活动上毫不避讳地火力全开,当着众人的面吐槽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19 10:46:21

北京时间11月18日,特朗普在一场公开活动上毫不避讳地火力全开,当着众人的面吐槽:“我们美国简直蠢透了!就这么眼睁睁把芯片市场拱手让给了台湾,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话音未落,他便抛出所谓的“救命方案”——美国急需靠H-1B移民扛起芯片制造的大梁,更要让这些外籍人才“手把手把技术教给我们自己人”。这番话听着直白泼辣,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却藏着美国芯片产业深入骨髓的焦虑,更暴露了其政策逻辑里自相矛盾的致命硬伤。 特朗普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戳中了美国芯片产业的痛处。曾几何时,美国是全球芯片领域的绝对霸主,英特尔、高通等巨头叱咤风云,但如今却陷入了“设计强、制造弱”的尴尬境地。全球54%的芯片代工市场被台积电牢牢掌控,尤其是最先进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早已稳定量产,1.4纳米技术也箭在弦上,而美国本土企业还在为2纳米级制程的量产苦苦追赶。更让美国焦虑的是,自己买的92%最先进芯片都来自台湾,这种高度依赖让其在科技竞争中如芒在背,也难怪特朗普会直呼“丢脸” 。 美国芯片制造的衰落,本质是产业空心化的必然结果。多年来,美国沉迷于芯片设计和专利授权的高利润,将污染大、周期长的制造环节向外转移,如今想重新拾起却发现早已力不从心。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砸下重金建厂,四年过去却连一颗成熟芯片都没产出,不仅二厂量产时间被迫延后两年,配套供货商的建厂计划也纷纷搁浅。更棘手的是人才难题:美国电子工程相关岗位缺口已突破18.2万,而台积电美国厂2200名员工中,一半都是从台湾调派的,本土工人既缺乏熟练技能,又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生产节奏,文化冲突让工厂运营举步维艰。 特朗普寄望于H-1B移民的解决方案,更是暴露了政策逻辑的致命矛盾。一边是他自己推动的H-1B签证收紧政策,不仅按工资加权抽签挤压普通技术人才的空间,还突然征收10万美元高额费用,让不少外籍人才望而却步;另一边却指望这些人才“手把手培训美国人”,这无异于既想关上大门,又想招揽客人 。更现实的是,近年来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的数量增加了75%,全球顶级AI人才也更倾向于留在本土发展,美国想靠一纸签证就吸引全球精英,早已没了往日的吸引力。 美国商务部长曾提议让美台芯片产能“五五分”,妄图掏空台积电的技术和产能,这种霸权逻辑同样行不通。芯片制造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成熟的技术工人,也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更需要长期积累的工艺经验,这些都不是靠政策施压或简单“挖人”就能复制的。特朗普的焦虑,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产业竞争从来不是零和博弈,更不能靠单边主义的短视操作逆转局势。 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与生态的比拼,而非闭门造车的空想。美国若不能正视自身产业结构的短板,继续在移民政策上左右摇摆,在技术竞争中搞霸权逻辑,恐怕很难真正挽回芯片制造的颓势。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