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11月3日一餐馆来了一位女顾客,点了一碗抄手,吃完了却拒绝结账,女顾客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1-19 09:46:29

四川成都,11月3日一餐馆来了一位女顾客,点了一碗抄手,吃完了却拒绝结账,女顾客表示自己点的是抄手,店家给她上的是馄饨,店家解释馄饨就是抄手,抄手就是馄饨,可女子不信,表示她中午吃的是抄手,老板给她上的这碗是馄饨,老板解释不通,表示成都是个包容的城市,建议女子打12315。[害羞] 其实馄饨、抄手、云吞确实同根同源,就像北方叫“馄饨”,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云南一些地方甚至把饺子叫“水饺”,这种叫法差异源于各地饮食文化的自然演变。 如果真要细品不同地方的“馄饨家族”在做法和风味上确实各有特色。 北方馄饨皮稍厚馅料实在,汤清味鲜;四川抄手皮相对厚实一些常配红油,麻辣鲜香是灵魂;广东云吞皮薄如蝉翼馅料细腻,常配竹升面汤底浓郁回甘。 不过在成都的店里,“抄手”就是本地通用名,老板并没有上错,顾客也实际享用了食物。 这事儿在网上一传开,评论区立马就炸锅了。 “如果真觉得不对,一开始可以提出不食用,既然吃完了再以名称不同为由拒绝结账,确实不太站得住脚。” “说句公道话,在四川抄手和馄饨还真不能完全划等号!我四川人抄手皮通常更厚实,包出来是梯形,馅料调味也更有嚼劲,特别是红油抄手,那味道和清汤馄饨区别大了去了,但这不能成为吃了饭不给钱的理由啊,觉得不对上菜时就该提出来,吃完了才说,这不明摆着想赖账吗?” “这不就是‘馍’和‘馒头’的区别吗?一个东西不同地方叫法不同而已,本质上都是面皮包肉馅,为个名字吵成这样实在没必要,成都的包容不该是单向的,外地朋友来玩,也可以多了解下本地的叫法习惯嘛,互相理解一下就过去了。” “道理很简单东西不对胃口,你放下筷子找老板理论没问题,但你几乎吃完了才说上错了,这逻辑在哪?按这说法我点盘回锅肉,吃完也能说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回锅肉是蒜苗炒肉拒绝买单?基本的诚信还是要讲的。” “见怪不怪了,现在啥人都有,之前不是还曝光过有人吃完一百块的饭,硬说菜里全是鸡皮鸭皮没肉拒绝付款,最后老板只能报警处理,还有更绝的装着拿筷子出去一下,结果直接跑没影儿的‘职业选手’,相比起来,这位大姐至少还找了个(虽然站不住脚的)借口。” “这种事儿多了,最终伤害的是所有诚信顾客和本分经营的商家,商家为了避免损失可能会增加各种防范措施,消费环境反而会变得紧张,大家还是应该自觉维护良好的消费秩序。” “要我说就是个地方特色叫法:北方吃的是个‘鲜’(馄饨),广东吃的是个‘细’(云吞),四川吃的是个‘香’(抄手)。本质上都是一家人,何必分那么清。” “这事儿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顾客觉得和预期不符,可以心平气和地询问老板两者的区别,了解一下本地特色,老板也可以更主动地介绍一下‘抄手’在成都的特点避免误会,一句‘成都是个包容的城市’,既表达了态度也给了台阶处理得挺大气。” 关于成都这场“抄手”与“馄饨”的风波,你怎么看?在你的家乡这种面皮包馅的美食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独特的口味或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家乡的美味,看看哪个地方的叫法最特别。 信源:e昆山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铛裆

铛裆

2
2025-11-19 10:30

吃完了才说货不对版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