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波兰议员布劳恩突然宣布了要在全会当场对冯德莱恩进行强烈质询。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2025-11-19 02:02:46

就在刚刚 波兰议员布劳恩突然宣布了要在全会当场对冯德莱恩进行强烈质询。 这不是一次会场插曲。场面压住的沉默背后,是一串积压许久的矛盾:钱从哪来、气怎么用、谁来拍板、过程是否透明。 从能源说起更直观。2022年起,欧盟被推着向“2028年前逐步停止进口俄气”迈步,价格阶段性抬头,德国工业用气一度波动,企业压缩产能,居家用气账单上升。据央广网2025年10月报道,欧盟对俄管道气在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降45%,液化天然气也在往下走,替代路径的成本压力落在社会面。 紧接着是产业端的连锁反应。意大利卫浴行业因为新“节水马桶标准”集中停线,据公开报道测算损失约2.5亿欧元。和美国通过补贴托底的做法对照,欧洲不少中小厂商缺少缓冲垫,转弯空间被压缩,怨气自然积累。 程序层面的摩擦同样明显。2024年七年期预算谈判,各国要谈一致。德国、芬兰等代表强调成员发言权,担心拍板过快绕开细致磋商。德国议员的评价很刺耳:“她不是在领导欧盟,而是在统治欧盟。” 透明问题把争议进一步放大。2021年与辉瑞的约350亿欧元疫苗合同,外界关注短信沟通记录。欧盟普通法院认定拒绝公开的理由不充分,程序上站不住脚。需要说明的是,合同推进由成员国共同参与,并非个人独断,这件事至今没有明确的追责落点。 对外掰手腕的节奏也让人捏把汗。2025年5月在华盛顿的会晤,没有拿下实质性突破。她口头强调“欧洲自主”,会后欧洲内部围绕关税与行业保护的讨论加码,媒体评价出现“底气不足”的声音。 内部裂痕则通过表决被点亮。2025年初,罗马尼亚籍议员格奥尔基·皮佩雷亚提交不信任动议,焦点围绕疫苗采购透明度等,最终以175票赞成、360票反对被否。两头受压的局面,并未因投票落幕而消散。 成员国领导人也不再客气。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把她称作“高级雇员”,强调职责边界。波兰对《欧洲绿色协议》下的煤炭收缩长期不买账,认为本国用能调整节奏应该由本国决定,这种表态在地方行业协会里有市场。 把这些碎片拼起来,指向同一处:集中推进在短期提高了动作速度,但多边协商被弱化,信任在流失。制度设计要求慢工细活,越过程序的快捷方式,代价会回到政策兑现环节。 回到会场那一幕。布劳恩的激烈措辞只是导火索。有民调称,超过七成受访者对她维护欧洲利益的表现不满意,甚至出现“美国在欧洲的代理人”这种标签化说法,这些判断在不同国家的媒体上反复出现。 当表内数据与表外情绪叠加,任何一次失分都会被放大。能源转轨要算细账,产业调整要留缓冲,对外谈判要拿回可见成果,程序要让各国看见尊重,这些缺一不可。 欧盟要想稳住盘面,需要把权力的节奏调回制度的轨道,把难题摊在桌面上,一项项对表。信任不是口号,是一次次可核验的过程。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