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忘了汉语,但唯独不敢忘祖先是中国人,琉球亡国146年血泪史。 1880年1

椰子说历史 2025-11-18 17:28:30

我们忘了汉语,但唯独不敢忘祖先是中国人,琉球亡国146年血泪史。 1880年11月20日,一位名叫林世功的琉球使臣,在清王朝总理衙门前挥剑自刎。慈禧太后得知后竟动容,特赠白银二百两厚葬林世功,并安置在通县张家湾立禅庵村。这里安葬的14位使臣,全都来自同一个国家——琉球。 琉球,又称流求、琉虬,位于台湾与日本之间的太平洋上,总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早在隋朝就有人居住,宋元时期先后建立王朝,后分裂为中山、北山、南山三国。 明洪武五年,朱元璋派遣使者杨载出使琉球,中山王率先称臣,成为明朝藩属。随后,山南、山北两国也归附明朝。明朝在诏书中明确要求:“息兵养民,以绵国祚”,三国间自此停止战争。1429年,中山国完成统一,国王尚巴志被册封为琉球国王,历代王均需中国政府册封方可合法统治。 琉球虽小,但海洋航道凶险。500年间,琉球海难600余起,罹难3000余人。明朝为保障册封与朝贡正常进行,不断赠送海船与航海人才。来自福建的移民“三十六姓”被派驻琉球,世代担任官职、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居住地称为“唐营”。 在琉球,读诗书、习礼数、写汉字,设圣庙学宫,皆仿中原。汉语几乎成为官方语言,妈祖被纳入官方祭祀体系,称为“天妃”。琉球向明、清朝贡884次,每次册封使团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七百余人,可见两国关系之密切。琉球也因此成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中转站,被誉为“万国津梁”。 然而,好景不长。1609年,日本萨摩藩出兵琉球,强迫称藩纳贡。1872年,日本废琉球国,设琉球藩,三年后切断对清朝朝贡。琉球国王尚泰极力呼吁:“琉球与中国五百年恩德,断绝乃背恩弃义”,并派使臣求援,但清朝未采取实质干预,只发照会谴责日本。 日本加快吞并步伐:1879年,琉球王尚泰被软禁东京,国内士族分裂,“开化党”支持日本统治,多数仍盼清朝复国。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惨败,琉球复国希望彻底破灭。随后,日本从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日本化”:废王制,设知事,土地私有化,大量日企入驻,强制日语教育,改名穿和服,全面改变琉球人的生活方式。 即便如此,久米村的“三十六姓”后裔仍坚守文化根脉。在日本高压日语教育下,他们悄悄在家教授汉字、书写家书,祭祀妈祖,将祖先来自福建的记忆刻在血脉中。 全面抗战期间,琉球人蔡璋等组建“琉球青年同志会”,主张“解放琉球,归属中国”。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琉球成美国托管地,美军建立大量基地。1971年,美日单方面签约,将琉球施政权交给日本,琉球沦为冲绳县,70%以上美军集中于此。殖民与军事化使琉球成为二等公民,文化和身份认同长期受压。 即便146年来饱受殖民和同化之苦,久米村人仍在公开场合坚持:我们是华人,不是大和人。汉语虽几乎失传,但祖先来自中国的记忆,永不磨灭。琉球血泪史,是一个小国在强权夹缝中求存的抗争,也是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怀的坚守。

0 阅读:76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