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报道10月7日一女子弟弟结婚,女子和丈夫随礼6万,婚礼结束后,弟媳妇儿回礼2万给姐夫,不料姐夫坚决不要,无论弟媳妇儿怎么塞钱姐夫都不收,弟媳妇儿不断要求姐夫收下,把姐夫惹急了,直接放“狠话”,再这样就生气了,以后不来了![黑线] 近日在河南一场婚礼上,六万元礼金的故事引起许多人共鸣,姐姐和丈夫为弟弟结婚送上这份厚礼,婚礼结束后,弟媳执意要退回两万元,让人意外的是,姐夫坚决推辞,甚至说如果再坚持退回,以后就不来往了。 就是一笔人情债,迟早要还,要是真心想帮弟弟,不如婚前私下给一笔不记账的钱,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亲人之间的有些心意,本来就不是为了“还”才给的。 姐姐姐夫拿出六万元,可能只是想通过这个数字表达对弟弟新婚的重视,而姐夫坚持不收退回的两万元,正表明他更看重的是情分,不是钱。 特别是兄弟姐妹,往往能跳出这种“等价交换”,他们更在意的是对方遇到困难时能否帮一把,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而不是在数字上斤斤计较。 毕竟两万元不是小数目,弟媳想回礼也是出于真心,但换个角度想,姐夫的不收,或许正是帮衬新婚夫妇刚办完婚礼,经济上不宽裕。 他的态度背后,是一种不计较的温情,亲情里总有些东西是算不清的,有人习惯把账算明白,这无可厚非,也有人愿意在亲人需要时多付出些,不计较得失,两种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 更像家里长辈常说的“大的帮小的”,作为姐姐姐夫,在弟弟人生大事上多出力是应该的,不需要回报。 不是靠道理能讲清的,而是源于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它让家庭成员在彼此需要时,自然而然地伸出援手。 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表现出亲情的可贵。 “这才是亲姐夫,六万随礼是给弟弟撑场面,表心意,不是放债,要是收了两万回礼,情分就变味了,成了四万的交易,姐夫是明白人,做事大气。” “要我说,弟媳妇儿也挺难做的,姐夫一分不回礼不收,这情分太重了,感觉以后压力山大,下次姐姐家有什么事,这礼怎么还,还六万显得见外,还多了可能力不从心,其实适当收下回礼,让对方心里也踏实点,亲情才能更长久。” “我们这边有时候也这样,比如我姐给我孩子大红包,我们也会推让,但一般会象征性收一点,比如给一万收个一两千,意思一下,既领了情,也不让对方太负担,像这样完全不要,确实少见,但也说明人家姐夫人实在,是真心实意地想帮衬。” “关键可能不是钱多少,而是态度,姐夫这么坚决,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这钱就是给你们的祝福’,弟媳坚持要给,也是表达感激和尊重,两种态度都是基于亲情,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双方能理解对方的用意,就不会有矛盾。” “都是‘有钱人’的烦恼啊,我们这随礼两千都是大数了,不过话说回来,亲情无价,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家庭和睦最重要,咋样处理都行。” 如果您是这位姐夫,您会收下这两万回礼吗?或者,您觉得亲人之间这种大额礼金往来,怎样处理才能既表达心意,又不让双方有压力呢? 信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