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面对中方代表近期对琉球历史归属问题的表态,竟当场说出:中方此举是“对日

老阿七说史 2025-11-18 14:15:28

高市早苗,面对中方代表近期对琉球历史归属问题的表态,竟当场说出:中方此举是“对日本内部事务的干涉”,语气冷硬,态度鲜明。 琉球这块地方,真不是“内部事务”四个字就能盖棺定论的。 故事要从1372年说起。 那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节去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回了个朝贡礼,自此中琉宗藩关系持续了整整五百多年。 不是两三年,而是五个世纪,琉球的历代国王,哪一位不是接了中国皇帝的诏书,才敢坐上王位? 首里城的“中山世土”匾额,就是明清两朝送去的,至今还挂在那里,字都没掉色。 再说一句细的,朱元璋还送了“闽人三十六姓”过去,帮琉球发展航海、造船、通商,等于把“开门做生意”的钥匙都交给了他们。 可到了1609年,日本萨摩藩趁着明朝内忧外患,直接派兵打进琉球,一刀切掉中琉之间的那层血脉。虽然表面上琉球还在朝贡中国,私底下却被日本扼住了咽喉。 1879年,日本干脆走到台前,把琉球改成“冲绳县”,国王尚泰被逼退位,王宫也变了政府办公楼,这叫“琉球处分”。 中国当时清政府虽然积弱,但面对琉球问题仍态度强硬,拒绝签署任何承认日本吞并的协议。历史账本写得清清楚楚,想擦掉可不是一句“内部事务”就能抹平的。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琉球归谁?没人敢马上说清。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写得明明白白:日本只能保留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以及一些“由盟国决定的小岛”。 琉球呢?不在其中。 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了《旧金山和约》,把琉球托管权交给美国。但中国既不是签署国,也没被邀请参与,那份协定对中国来说根本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1972年,美国把琉球“还”给日本,其实只是把行政管理权交了过去,主权归属连一笔都没写明白。美国学者当时就说了,这是冷战下的权宜之计,不是法理正义。 日本国内也有人心里有数,一些法律学者直言:冲绳返还协定,并没有解决主权问题,只是“先把锅端走,谁的锅以后再说”。 所以,站在国际法理的角度,琉球是谁的?至少不能简单说就是日本的。 冲绳面积不足日本本土的0.6%,却要承受70%以上的驻日美军基地。白天直升机轰隆隆,晚上训练到半夜,居民曾多次上街抗议,美军士兵骚扰事件、基地泄露污染事件,年年不断。 2019年,冲绳进行边野古海域填海建基地的“县民投票”,反对者高达72%。这不是耍嘴皮子,是实打实的民意。 可东京政府呢?一边说尊重地方意见,一边照常施工,钩机开得比谁都快。 冲绳人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本土的七成,年轻人只能靠基地经济过活,很多人从小就知道:这片土地,自己说了不算。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提倡“自治联邦”的声音越来越响。他们不是喊口号,而是想找回属于自己的历史定位。 连冲绳知事玉城丹尼都多次公开表示:冲绳未来要走向“没有基地的和平之岛”。 所以,当高市早苗在国会一字一句地说出“中方干涉日本内部事务”时,现场的空气都像拧紧了发条。 这是一种明确姿态:不管历史怎么写,不管国际法怎么定,日本都要把琉球问题封口归档。 可问题是,史料摊开就在那里,联合国相关决议也还没有盖章定论。就算政治上想盖棺定论,民意、历史、法理三重交叉,也不是一句话就能糊过去的。 高市早苗过去就以强硬著称,特别在台湾地区问题上,多次鼓吹“强化日美台安全合作”,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印太战略”时期的对接尤为密切。 她的这番话,更像是延续旧思维,把琉球问题也纳入“防中”战略视角中。 但如今局势不同了,美国拜登政府对日本的支持更偏向战术,少了战略上的全面背书。特朗普虽仍在大选角逐中声势不小,但美国内部对海外驻军的质疑声也在升高。 在这种背景下,高市早苗的强硬表态,或许更是一种试图“提前卡位”的政治动作。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