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徐志摩母亲推开卧室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难以置信的景象:儿子徐志摩与

映天真 2025-11-17 20:14:53

1928年,徐志摩母亲推开卧室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难以置信的景象:儿子徐志摩与妻子陆小曼、朋友翁瑞午三人竟然赤身躺在同一张床榻之上。陆小曼和翁瑞午姿势亲密无间,而徐志摩则被挤到床边的一小角落,身子几乎要掉落到地板上去。面对如此疯狂放荡的一幕,徐母顿时勃然大怒:这个家已经毁了! 徐志摩1897年生在浙江海宁一个有钱人家,从小就聪明,家里给他请了私塾先生,教他读四书五经啥的。1915年,家里给他安排了门亲事,娶了张幼仪。那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俩人见面都没几回,婚后也像陌生人似的,话少得可怜。徐志摩心里憋着股劲儿,想出去闯荡,1918年就跑到美国留学,后来又去英国剑桥大学念书。在那儿,他接触到西方浪漫主义,脑子一下子开窍了,写起诗来风生水起。 剑桥的日子,让他遇上林徽因。俩人聊文学聊得投机,林徽因聪明伶俐,徐志摩被她那股子文艺劲儿迷住了。可这份感情啊,就停在精神层面,没往下走。1922年,徐志摩从英国寄信给张幼仪,说要离婚。张幼仪那时正怀着孩子,一个人跑到德国办手续。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徐志摩追求自由爱情,是新时代的先锋;有人骂他不负责任,抛妻弃子不管。离婚后,徐志摩回国,在北京文坛混得风生水起,办了新月社,诗集一出,年轻人争相传阅。 1924年,他在一场舞会上认识陆小曼。陆小曼1903年生在上海,家里条件不错,从小学诗词画画,还会唱昆曲,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当过翻译。她的第一段婚姻是1920年嫁给王赓,那也是父母包办,王赓是军阀,俩人婚后各玩各的,没啥感情。1925年,陆小曼和王赓协议离婚,第二年春天就跟徐志摩在北京结婚了。梁启超给他们证婚,婚礼办得挺热闹,可梁启超在台上直言不讳,说俩人感情不专一,得负起责任来。这话听着就扎心,说明社会上对这桩婚事有看法。 结婚后,徐志摩带着陆小曼搬到上海,住在环龙路一栋洋房里。陆小曼生活讲究,花钱大手大脚,爱买高档衣服,爱办派对,家里请了好几个仆人,每月开销几百银元。徐志摩呢,收入就那么点,在几所大学教书,还得到处写稿子挣外快,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陆小曼身体差,哮喘和胃病老犯,徐志摩托朋友找来翁瑞午给她看病。翁瑞午1899年生在江苏吴江,家里是书香门第,他懂中医推拿,也会诗画,跟陆小曼聊得来。翁瑞午治病有两下子,陆小曼的病缓和了点儿,俩人就越走越近。 翁瑞午来得勤了,有时候徐志摩不在家,他也照样进出。上海文艺圈开始传闲话,说陆小曼跟翁瑞午不对劲。徐志摩听了劝陆小曼注意点儿,尤其别让家里人知道,可陆小曼不当回事儿,继续过她的日子。徐母在海宁听到这些风声,心裡发慌,决定亲自去上海看看。1928年夏天,她从老家出发,坐船上岸,直奔儿子家。那天早上,她推开卧室门,一眼看见徐志摩、陆小曼和翁瑞午三人赤身躺在床上。陆小曼和翁瑞午靠得近乎没缝,徐志摩被挤到床边,差点儿掉地上。这场景太出格了,徐母当场就炸了锅,吼道这个家毁了,从此再不认这个媳妇,也不再进这个门。 这事儿一出,徐家彻底乱套。徐母回海宁后,对陆小曼冷眼相待,一直到去世都没松口。徐志摩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他没离婚,继续咬牙维持家用,可舆论压力大,有人骂陆小曼生活糜烂,有人说徐志摩窝囊。这桩丑闻成了他一辈子的污点,他的诗风也变了,多了愁苦的调子,少了从前的轻快。他加班加点教书写文章,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31年11月19日,他为了赶去北京听林徽因的讲座,坐邮政飞机从南京起飞,结果飞机在济南附近雾中坠毁,年仅34岁就没了。 徐志摩走后,陆小曼伤心欲绝,闭门几个月不出。她整理他的遗稿,编了《志摩日记》等书,靠这个勉强过日子。可经济上越来越难,绘画和翻译的收入少得可怜。翁瑞午成了她的靠山,1941年俩人公开同居,一直到1961年翁瑞午去世。陆小曼晚年进了上海中国画院,专心画国画,留下了些作品,1965年因病去世,62岁。徐母在儿子死后,对陆小曼的怨气更大,直至离世也没和解。 说到底,这段往事是民国知识分子生活的缩影。那时候,新文化运动闹得欢,自由恋爱、个性解放喊得响,可旧礼教的枷锁还死死勒着脖子。徐志摩想活出自我,结果被现实绊倒;陆小曼追着享乐,最后落得孤单。这事儿告诉我们,个人选择得掂量时代的分量,得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0 阅读:8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