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学者加德·萨阿德抛出惊人预言!他说:“内战即将降临西方,中国有望在未来成为犹太人最稳固的庇护之地。”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西方社会风起云涌,一场隐秘的风暴正酝酿,犹太学者加德·萨阿德直言内战将至,中国却成避风港。美国投资大佬苏世民早早押注东方,这两条线索交织,究竟谁先读懂时代脉动?
犹太学者加德·萨阿德在2023年10月的一次访谈中,直截了当地说,西方社会正面临内战风险,中国未来20年可能成为犹太人最可靠的庇护地。他建议犹太社区成员学点普通话或粤语,早点适应这里的生活。这话一出,全球媒体都炸了锅。萨阿德不是随便说说,他本人就经历过1975年黎巴嫩内战,那场冲突让他从小就明白身份对立能闹出多大乱子。 到了2024年5月,他在社交媒体上更明确点,强调西方内战已在路上,身份政治和部落主义正把社会撕裂。这跟2023年以色列-哈马斯冲突后,西方街头反犹浪潮高涨有直接关系。欧洲和北美多地,游行从和平辩论变成对抗,经济压力和文化摩擦让裂痕越来越深。萨阿德看在眼里,觉得中国不一样,这里法治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社会稳定,经济机会多,犹太人来这儿能安心发展。
说起萨阿德的背景,他是黎巴嫩裔加拿大人,早年逃离战乱,定居以色列后又去加拿大教书,主攻进化心理学。2024年10月,他在一篇专访中回忆黎巴嫩的多元社会本该是典范,可惜被极端势力毁了。他警告西方别重蹈覆辙,现在的反犹情绪从网上帖子扩散到现实事件,类似中东旧日的部落冲突已现苗头。 中国为什么被他看好?因为这儿有历史传统欢迎犹太人,二战时上海就收留过上万犹太难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营商环境全球领先,上海和北京的犹太社区活跃,节日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萨阿德的话不是空谈,2024年以色列媒体报道,有些犹太学者真开始报名中文课程,准备长远布局。
转到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这边,他的话跟萨阿德一唱一和,早早就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苏世民是黑石集团创始人,资产管理规模上万亿美元。早在2007年,黑石就进军中国市场,设立办事处,专注房地产和私募股权投资。到2013年4月,他宣布个人捐1亿美元,在清华大学建苏世民书院,培养全球领袖了解中国。这项目到2015年6月,筹资总额达3.3亿美元,苏世民个人出资最多。 书院2016年9月开课,一年制硕士项目,学员来自世界各地,学全球事务,还深入中国实地考察。苏世民多次强调,中国发展模式对全球经济有示范意义,能带大家上新台阶。他在推广书院时说,这只是开始,未来更多人会投资中国,因为中国人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总追求更高目标。
苏世民对中国兴趣不是一时兴起。黑石从2007年起,就在中国布局深耕,投资高科技、物流和基础设施。2023年,中美经贸摩擦加剧,一些美企调整供应链,苹果和英特尔在华订单减少,亚马逊也缩减仓库规模。可苏世民反其道而行,黑石把全球投资重心转向中国。2024年8月,黑石获批海外基金进入中国市场,收购福建几座仓库,总价近4亿美元。 2025年2月,虽然出售部分物流资产给平安保险,但整体在华资产占比从2016年的3%升到25%左右。这数据来自华尔街日报报道,显示黑石视中国为主战场。苏世民在2025年1月的一次投资论坛上重申,理解中国不是选修,而是必修课,因为这儿正塑造21世纪规则。他还批评美国对华政策适得其反,反而帮中国成长为强劲对手。这话在资本圈引起轩然大波,但苏世民用实际行动回应,继续加码教育和投资。
俩人的观点为什么这么合拍?萨阿德从社会稳定角度看中国,苏世民从经济机遇切入,都点出西方内部问题。西方社会现在失业高企,锈带工厂关门,街头抗议频发,信任危机让凝聚力弱化。相比之下,中国通过高质量发展,稳住就业,扩大内需,港口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供应链韧性强。 萨阿德预言的庇护地,正是我们国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犹太社区来华,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享发展红利。苏世民书院的学员,每年上百人,毕业后多在中美企业工作,推动互信桥梁搭建。这不光是个人选择,更是全球格局多极化的缩影。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欢迎各方精英,共同应对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