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肺病科摸爬滚打40年的老中医,我见过太多支气管扩张患者被反复发作的咳嗽

李李李清波 2025-11-17 14:49:51

作为一名在肺病科摸爬滚打40年的老中医,我见过太多支气管扩张患者被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折磨得苦不堪言。他们常常跟我说,稍微活动一下就喘不上气,抗生素用了不少,可痰就是咳不干净,心里直犯嘀咕:这病是不是没法治了? 其实啊,支气管扩张之所以反复难愈,往往藏着两个关键问题,我把它形象地比喻成一口“老痰锅”。这口锅下面火烧得太旺,对应的就是痰热壅肺;锅底都快被烧穿了,意味着肺络受到了损伤;而上面还盖着个漏气的锅盖,说的就是脾虚不运。痰液就像锅里的水,在这“火旺、锅漏”的情况下,自然源源不断地产生,咳也咳不完。 所以,治疗支气管扩张,既要清肺化痰,把那把“火”灭掉,把锅里的“老痰”清理出去;又要健脾补虚,把漏气的“锅盖”修补好,防止新的痰液产生。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两个我在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中医经典方,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加减配伍后,效果都不错。 千金苇茎汤:给沸腾的痰锅“撤火” 第一个方子是千金苇茎汤,它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专门对付肺痈,这肺痈就相当于现代的支气管扩张急性期。 方子里的苇茎,其实就是芦根,它就像一位消防员,能清肺泄热,给沸腾的痰锅撤火。薏苡仁和冬瓜仁就像勤劳的清洁工,能化痰排脓,把锅里的陈年老痰一点点刮出来。桃仁则像一位修复师,能活血化瘀,修复被痰热灼伤的肺络。这四味药搭配在一起,就像一个高效的灭火小分队,能迅速缓解支气管扩张急性期的症状。 六君子汤:修补漏气的“锅盖” 第二个方子是六君子汤,这可是健脾补气的经典方。很多支气管扩张患者,病久了之后,脾虚气弱,就像那口漏气的锅盖,根本兜不住痰湿,痰液就会不断产生。 方子里的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就像一群能工巧匠,能补气健脾,把漏气的锅盖修补结实。陈皮和半夏则像两个清洁小能手,能化痰燥湿,把新生的痰液直接清理掉。这六味药组合在一起,就像给身体打造了一个坚固的防御系统,防止痰液再次滋生。 案例:从绝望到希望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位52岁的患者,支气管扩张病史长达10年,每年换季的时候必定犯病。CT检查显示,他的左下肺有卷发样改变,每天晨起能咳出大半碗黄绿脓痰,稍微走两步就喘得像拉风箱一样。 他一咳嗽有痰就用抗生素,从头孢用到莫西沙星,痰培养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了,可痰量就是下不去,现在肺功能也明显下降。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支气管扩张患者,千万别见咳止咳,强行镇咳反而会导致痰液滞留,加重病情。 我给他查体的时候发现,他舌苔黄腻得像豆腐渣,就诊时还有低热、咳痰的情况,这正是痰热壅肺兼脾虚的典型表现。 于是,我在千金苇茎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开方。治疗两周后,他惊喜地发现,晨起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原本腥臭的脓痰变得清稀了。 这时候,我调整了药方,以六君子汤打底进行配伍开方。三个月后复查CT,原先支气管壁增厚的情况明显改善,肺野清晰度提升了30%。 更关键的是,通过健脾增强了“土生金”的功能(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脾土能生肺金),这两年秋冬他再也没因为感冒诱发急性加重。 所以啊,支气管扩张不是治不好,关键是要抓住“清痰热”和“补脾肺”的时机,正确开方用药。不过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上面给大家介绍的方子是基础方,具体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配伍。希望每一位支气管扩张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