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或“冥阴节”。这一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是民间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寒衣节源于周代的“腊祭”,后与冬季送寒衣的习俗结合,形成祭奠先人的传统。古人认为农历十月是冬季的开始,需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御寒衣物,故称“寒衣节”。 主要习俗 烧寒衣:人们焚烧纸制的衣物、冥币等,象征为逝者送去冬衣和钱财。 祭祖扫墓:与清明节类似,部分地方会到墓地祭拜,清理坟茔。 吃红豆饭:部分地区有食用红豆饭的习俗,寓意驱邪避寒。 忌婚嫁:传统上认为此日阴气较重,不宜举办喜事。 如今,寒衣节更多被视为一种文化传承,提醒人们不忘先人、重视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