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撤侨越来越近了,教育部预警谨慎赴日留学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接

萧兹探秘说 2025-11-17 11:35:03

离撤侨越来越近了,教育部预警谨慎赴日留学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接连发表涉台不当言论,触碰中方核心利益红线,紧接着外交部发布赴日旅游安全提醒,教育部随后跟进留学预警,这两步动作看似简洁,实则是对当前中日关系态势的精准回应,背后藏着深层的战略考量与现实风险预判。 中方接连出手的核心原因,本质是对日本对华政策持续右倾的明确反制。高市早苗作为安倍路线的继承人,上台后就把日美同盟奉为外交基石,一边推动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以上,一边加速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还积极拉拢盟友构建对华牵制网。 涉台言论不过是这种强硬路线的集中爆发,中方的预警正是要让日本明白,核心利益不容试探,任何干涉内政的行为都必须付出代价。 同时,这也是对在日中国公民安全的负责,随着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国内对华不友好氛围加剧,针对中国公民的风险隐患持续上升,官方预警相当于提前为国民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对日本而言,这两次预警带来的冲击远比表面看起来更猛烈。首当其冲的是旅游业,这个占日本GDP7.5%的支柱产业,2024年全靠中国游客撑着半壁江山——两岸三地游客在日消费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42.8%,内地游客人均消费更是高达27.7万日元。 预警一出,国内旅行社纷纷下架赴日产品,航线免费退改通道开启,日本那些靠中国游客生存的酒店、商场、景点瞬间陷入经营压力,原本寄望旅游业拉动经济复苏的算盘直接落空。 更要命的是留学产业的连锁反应。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12万中国留学生每年能为日本带来1800亿日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更是填补劳动力缺口的关键力量,仅IT行业中中国从业者就占外国从业者的41.5%,支撑着相关产业正常运转。 留学预警发布后,赴日留学申请量已出现下滑苗头,这对依赖留学生源的私立高校和语言学校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长期来看还会加剧日本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让本就深陷老龄化困境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这波操作还在悄悄改变中日民间交流的根基。旅游和留学本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日本之前推出的“双向文化导师制”、高校的“当代中国研究”课程等,都依赖稳定的人员往来做支撑。现在人员流动收缩,两国人民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民间好感度可能持续走低,文化认知鸿沟逐渐拉大,而这种民间层面的疏离,又会反过来压缩中日关系的改善空间,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中方的举措并非要与日本全面切割,而是精准击中其软肋的策略性反制。高市早苗政府一边想在政治安全上对华示强,一边又舍不得放弃对华经贸利益,这种矛盾的政策本就难以持续。 中方选择旅游和留学这两个与民间利益紧密相关的领域发声,就是要让日本社会感受到触碰核心利益的切实代价,倒逼其重新审视对华政策。毕竟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和人才的依赖度摆在那里,“去中国化”供应链喊了半天,在很多领域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支撑。 说到底,这两次预警既是给国民的安全提示,也是给日本的明确信号:台海问题是红线中的红线,右翼势力的冒险行径只会让日本自食恶果。日本要是还执迷于依附美国、搞对华牵制,继续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就不只是旅游和留学市场的收缩。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