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个乌军士兵,举着白旗走出来,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求饶。 这场景看得人心里发

扬扬妈妈 2025-11-16 13:52:55

几十个乌军士兵,举着白旗走出来,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求饶。 这场景看得人心里发堵!不是电影剧本,是2025年11月顿涅茨克红军城前线的真实画面——俄军无人机拍得清清楚楚,几十个乌军士兵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领头的举着块用白床单撕成的简易白旗,胳膊上还缠着绷带,血渍渗出来晕成暗褐色。他们没人低头哈腰,也没喊“饶命”,走到俄军阵地前,领头的士兵根纳季·切尔纳丘克嗓子沙哑得像砂纸摩擦,第一句话就炸了:“我们早就被指挥部忘了,七天没吃一口正经饭!”! 这哪是投降求饶?分明是控诉!根纳季的军装裤腿撕了个大口子,露出满是擦伤的小腿,手里攥着个空水壶,晃一晃连水滴声都没有。他身后的士兵们也好不到哪去,有个小伙子眼眶发黑,走路都打晃,怀里还紧紧抱着个阵亡战友的狗牌,指节攥得发白。“一开始还能靠压缩饼干和雨水撑着,后来饼干没了,只能挖野菜,最后连野菜都找不到了”,根纳季说着就红了眼,“弹药三天前就打光了,指挥部承诺的补给一次都没到,连撤退命令都没有!”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把士兵当弃子,泽连斯基喊的“战斗到最后一人”,合着是让普通士兵替他的政治野心送命!你觉得这些士兵的遭遇,是不是戳穿了基辅的战争谎言? 乌军指挥部的操作简直刷新下限!这些士兵来自第68独立猎兵旅,被派到红军城当“炮灰”,这里可是顿巴斯防御的核心枢纽,俄军早就把E50和T-0514两条补给线掐断了。城内5000乌军被6倍于己的俄军包围,美军报告里兵力比更是惨到1:8,这种绝境下,基辅居然只派了11人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增援,结果刚降落就被俄军无人机和炮火全灭,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更可气的是,有些指挥官早就溜了——之前哈尔科夫前线,第11边防支队的上校鲁斯兰·察皮尤克,直接甩下500名士兵,自己跑去敖德萨享受“天鹅绒季节”度假,还被曝贪污军饷!士兵在前线饿肚子、挨炮弹,军官在后方享乐,这仗能打赢才怪!你觉得这种“指挥官跑路、士兵送死”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可言吗? 别以为他们投降是贪生怕死,《日内瓦公约》早就明确了,放下武器的士兵享有战俘待遇,不得被虐待或处决。可这些乌军士兵心里清楚,就算投降也可能面临风险——截至2025年10月,已有322名乌军战俘被处决,联合国都核实了大量虐俘案例。但他们还是选了投降,不是怕打仗,是怕被自己人坑死!“与其饿死在战壕里,不如赌一把能活着回去见家人”,有个士兵摸着胸前的全家福照片,声音都在抖。俄军的“蛙跳战术”太狠了,每个作战小组都配着狙击手、工兵和无人机操作员,逐屋清理,乌军根本没还手之力,坚守就是等死。 这投降潮背后,是乌军早已崩盘的军心和动员体系。基辅早就没兵可征了,只能靠“拉壮丁”,很多中学生都被强征入伍,没经过像样训练就扔到前线,士气低到极点。而西方的援助看着热闹,实则杯水车薪,武器和物资根本送不到前线士兵手里,全被层层克扣。泽连斯基一边喊着“年底前不与俄和谈”,一边让士兵在绝境中自生自灭,这种草菅人命的操作,早就让乌军士兵寒了心。 战争的残酷从来不是士兵的错,是政客的野心在作祟。这些乌军士兵举白旗,不是懦弱,是对荒诞战争的反抗,是对生存的渴望。《日内瓦公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战火中屡屡被践踏,但士兵们依然选择相信“放下武器就能活”,这份绝望中的希望,太让人心酸。俄军能接受他们投降,也算守住了基本的战争底线,毕竟遵守人道主义,也是保护自己的战友——你怎么对待对方战俘,对方就可能怎么对待你的人。 士兵的枪口该对准敌人,而不是被自己人推向深渊。泽连斯基政府如果还执迷不悟,继续把民众当筹码,只会有更多士兵选择投降,更多家庭破碎。红军城的投降不是结束,是乌军防御体系崩盘的开始,也是对这场无意义战争的无声控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56

评论列表

用户91xxx79

用户91xxx79

6
2025-11-16 20:42

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是乌克兰,俄罗斯处死的俘虏是西方雇佣兵。乌克兰士兵投降可以收到人道待遇的!

雄鹰

雄鹰

1
2025-11-16 23:01

吃正经饭?还能喘气就算是烧高香了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