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夕,德国突然给中国递上“大礼”:40万套精良装备,还派军事顾问手把手教士兵

璐璐评历史 2025-11-16 13:25:18

二战前夕,德国突然给中国递上“大礼”:40万套精良装备,还派军事顾问手把手教士兵使用。 难道纳粹德国真会“仗义相助”?真相扎心了:他们压根不是好心,而是盯上了中国三样“刚需宝贝”,这场“援助”全是赤裸裸的战略交易! 1930年代,中国急需军备抗日,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工生产缺关键原料,双方一拍即合。 1934年,中德签订《原材料与农产品互换条约》:德国分批送来步枪、机枪、火炮等40万套装备,还帮中国训练德械师(比如著名的第87师、88师);中国则出口三样核心物资:钨矿、锑矿、桐油。 这三样东西堪称德国军工的“命脉”:钨矿是穿甲弹、坦克装甲的核心原料,锑矿是炸药、子弹的关键成分,桐油是军工器械防锈的“天然神器”,当时全球仅中国产量占比超90%。 德国靠这些原料疯狂扩军,中国则靠装备提升抗战实力,看似互利,实则各取所需。 1938年,德国为结盟日本,单方面中断合作,撤走顾问、停供装备,此前的“友好”瞬间崩塌。 这场交易里,没有道义加持,只有大国博弈:德国拿到了急需的战略资源,中国则在抗战初期多了几分抵御日军的底气! 参考文献: 《中德关系史(186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 《抗战时期中德贸易史料汇编》重庆出版社2012版 《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始末》解放军出版社2010版

0 阅读:16
璐璐评历史

璐璐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