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4年,康熙的皇长子胤褆被囚禁26年后,63岁病逝,留下二十九个孩子。雍正得

武某人 2025-11-15 16:21:51

1734年,康熙的皇长子胤褆被囚禁26年后,63岁病逝,留下二十九个孩子。雍正得知后,冷冷地说了一句:“大阿哥可真行,被关了这么多年,啥事不干,就知道生孩子!” 内务府的值守太监快步入养心殿,将一份呈报捧到案前。雍正扫了一眼,只淡淡吐出一句:“记上。” 呈报写得清清楚楚:被幽禁二十六年的大阿哥胤褆,在咸安宫偏院病亡,年六十三岁,遗下子女二十九人。 这条消息其实并不突然。胤褆被关押日久,病势早已反复。出乎旁人意料的,是雍正的反应既不是惋惜,也不是愤怒,只剩一句让人难辨情绪的话:“二十几年,就忙这一桩。” 胤褆在咸安宫的院子里被限制行动范围,只能在三进院落中活动。他的生活没有鞭笞刑罚,也没有粗粝饮食,但门口时时有太监轮流守夜。 他并非完全孤独。他的几位妾室被允许伴居,孩子们生于此,也长于此。孩子们偶尔在廊下读书写字,有时吵闹,有时摔倒,大太监们会低声呵斥,却不会阻止他们。 胤褆常教他们识字,让年长的孩子照顾幼儿。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子嗣越聚越多。这幅家庭式的景象,让这座拘禁之所显得格外矛盾。胤褆知道,这些孩童是他唯一能留下的延续。他不能参政,不能建功,也无法与外界通信,唯一不被禁止的,就是生儿育女。 病势加重后,他躺在榻上,常对年长的几个儿子说:“你们若能平平稳稳,也算替我争一口气。”他们点头,却不知父亲的意思究竟指向何处。 时间再往前拨到康熙四十七年,那一年皇室内部的紧张情绪到了顶点。 太子胤礽被康熙再次革除名分。胤褆当时受命监视废太子,这份“职责”让他暗生念头。他觉得自己作为皇长子,有资格争一下皇位。他的几句过于直接的言辞传入康熙耳中——有人告他对废太子施咒诅咒,康熙震怒,将他连同相关案卷交给议政王审讯。审讯结果让所有人意外:确有其事。 康熙的怒意在此达到高峰。他立刻下令削爵,并将胤褆圈禁在咸安宫旧苑。一道旨意,将他从皇子之列变成永不得出的囚徒。 进入幽所之初,胤褆仍以为数月就能脱身。他试图向父皇写信请求宽宥,但再没有回音。几年后,他彻底明白,父皇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 胤褆死后,他的子嗣多被送往庄田或宗室府邸抚养,享受低阶宗室待遇。他的儿子们再无参与政事的可能,但也没有遭受重大清算。 胤褆少年时深得康熙喜爱,勇武刚劲,办事果断,却脾性过猛,不擅揣摩上意。废太子事件中,他既想立功,又急于自证能力,于是动用了巫术这种荒诞方式。他本以为能借此扫除竞争者,却没想到触犯了康熙最无法容忍的底线。 他的性格决定了这个结局:强烈、直接,却不懂回旋,也不懂时机。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